814年,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哈利发阿尔·马蒙组织下,在美索不达米亚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
十世纪,精确测量了黄赤交角,改进了岁差常数,编制成更为精确的日月运行表。
十世纪,编制哈卡米特天文表。
1054年,华夏《宋史》中,有超新星爆发的第一次记载,该超新星的残骸形成了现今所见的蟹状星云。
据《梦溪笔谈》,1067-1077年,宋朝卫朴等制订一种完全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历法“奉元历”。
1088年,宋朝制造水运仪象台,是现代钟表的先驱。
1092年,宋朝的《新仪象法要》,是天文仪器制造方法的专着。
1247年,宋朝石刻天文图是华夏现存最古的星图。
十三世纪,伊朗纳西莱汀·图西编制伊儿汗星表。
1252年,西班牙阿耳方梭十世编制阿耳方梭星行表。
1276年,元朝制造了简仪等天文仪器十三种,全凭实测创制《授时历》,废除古代历元,是华夏历法的第四次大改革,该历己和现代公历性质基本一样,于1281年颁布,施行达四百年左右。
1276年,元朝制造了天文仪器近20种。
1385年,华夏明朝在南京建立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设备完善的天文台。
1420年,根据实测编制了恒星表和行星运行表。
1542年,波兰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认为恒星天层不动,地球每天绕其轴旋转一周,并作为一个行星每年绕太阳运行一周。
1543年,波兰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大踏步地前进。
1572年,丹麦第谷·布拉赫发现仙后座超新星,是银河系里第二颗新星。
1582年,西欧许多国家实行格里历,即现行公历的前身。
1584年,意大利布鲁诺《论无限性、宇宙和世界》出版,扞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
1596年,德国法布里许斯发现第一颗变星,它的亮度呈周期变化。
1600年,布鲁诺由于反对地心说,拥护哥白尼的地动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因此在罗马被教会烧死。
1604年,德国开普勒发现蛇夫座超新星,是银河系第三颗超新星。
1609-1619年,德国开普勒根据第谷·布拉赫观测行星位置的数据,发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
1609-161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成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并用它观测天象,发现月亮上的山和谷:发现木星的四个最大卫星,发现金星的盈亏,发现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认识到银河是由无数星体所构成,为哥白尼学说提供了一系列有力的明证。
1627年,德国开普勒编制了卢多耳夫星行表。
1631年,首次观察到水星凌日现象。
1632年,意大利伽利略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继哥白尼之后对神学和经院哲学新的打击,是近代科学思想史上的重要着作。
1639年,英国霍罗克斯首次观测到金星凌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