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提出宇宙的原子旋动说,认为宇宙是在空虚的空间中,由无数个旋动着的、看不见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埃拉托色尼第一次用天文观测推算地球的大小。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亚里斯塔克第一次测算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比例,太阳、月球和地球大小之比,又提出太阳是宇宙中心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主张。
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等完成的西汉《史记》中《天官书》一篇是最早详细记载天象的着作。
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希帕克编制了第一个太阳与月亮的运行表和西方第一个星表;发现岁差,划分恒星的亮度为六个星等。
公元前二世纪,华夏汉朝采用农事二十四节气。
公元前134年,华夏汉朝《汉书·天文志》有新星的第一次详细记载。
公元前104年,汉朝编造了《太初历》,载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确会合周期。这是华夏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较差。
公元前一世纪,华夏落下闳西汉发明浑仪,用以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
公元前46年,罗马颁行儒略历。
据《汉书·五行志》记载,公元前28年华夏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一世纪东汉时期,创制黄道铜仪,并发现月球运行有快慢,测定了近点月。
一至二世纪东汉时期,创制成水运浑天仪即浑象仪或天球仪,测出太阳和月球的角直径都是半度,黄赤交角为24度。提出月光是日光反照的看法。在《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中,总结了当时的“浑天说”。
二世纪,古希腊托勒密编制成当时较完备的星表,并首先发现大气折射星光现象。
二世纪,古希腊托勒密《伟大论》中用本轮和均轮的复杂系统,详细阐述“地球中心说”。
230年前后,三国魏时发现日、月食发生的食限,并推算月食分数和初亏的方位角。
330年前后,晋朝发现岁差,测定冬至点西移为每五十年一度,比西方准确。并作《安天论》,认为天之高不可量,但仍有其极限,诸天体自由运动于此极限之下。
四世纪,后秦时发现大气折射星光的现象,并给予正确解释。
五世纪南齐时,编制了《大明历》,首次把岁差计算在内,并精确测定了交点月和木星一周天的时间,是华夏历法的第二次大改革。
六世纪,华夏张子信北齐时发现冬夏太阳运行有快慢。
华夏民间流传隋朝丹元子着《步天歌》七卷,对当时普及天文知识起了很大作用。七世纪,唐初王希明纂汉晋志以释之。
619年,唐朝编造了《戊寅元历》,改平朔为定朔,是华夏历法的第三次大改革。
725年,进行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八世纪初唐代,用梁令瓒造的黄铜浑仪测量星宿位置,发现星的黄道坐标和古代不同。
814年,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哈利发阿尔·马蒙组织下,在美索不达米亚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