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盘经·圣行品七之一》:“以何等故名佛菩萨为圣人耶?如是等人有圣法故。“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融觉寺》:“西域沙门常东向遥礼之,号昙谟最为东方圣人。“
隋代王通《中说·周公》:“或问佛。子曰:'圣人也。'“
林希逸《列子鬳斋口义》:孔子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此章似当时已有佛之学,托孔子之名而尊之也。
元代耶律楚材《序》:“学至于佛,则无可学者,乃知佛即圣人,圣人非佛。“
明代唐寅《释迦如来赞》:“西方有大圣人,不言而自信,不治而不乱,巍巍乎独出三界之外,名之为佛。“
《晋书·艺术传·郭黁》:“百姓闻黁起兵,咸以圣人起事,事无不成,故相率从之如不及。“
唐代李复言《续玄怪录·辛公平上仙》:“二人相顾方笑,而臻适入,执其手曰:'圣人矣。'
圣人在华夏人的眼里尤其是在儒生的眼里是至高无上的,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出自《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在中国古典中记载的着名的儒家圣人如:尧、舜、孔子。而颜子、孟子、子思和曾子,还有一些先贤大儒,被儒家弟子视为境界接近圣人的人虽然他们有时也被尊称为圣人,但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圣人。准确的可以称之为贤人,比如老子位居《汉书·古今人表》第四等,魏文帝下诏称“老聃贤人,未宜先孔子,不知鲁郡为孔子立庙成未?汉桓帝不师圣法,正以嬖臣而事老子,欲以求福,良足笑也。“老聃厌圣人之仁义礼乐,而欲一切返太朴之初。不知圣人之为此仁义礼乐者,正以消伏天下之机巧诈伪也,今欲尽废,是与天下以机相示,微相使也。耼自变于俗,而谓圣人变之乎?大凡老子之言与圣人之言全相入不得也,虽有相似处,亦须有毫厘之差,况此本不相似耶?
三国时期,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明代开始被称为“关圣帝君“,从此成为官方认定的“武圣人“,清代延续明代传统,仍旧尊崇关羽为武圣人。
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尊姜太公为武圣,唐肃宗时期,初设武庙,追封姜太公为武成王,以姜太公为主祀,以亚圣十哲七十二将为配享,宋真宗时,继续加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仍以姜太公为武圣,主祀武庙。明太祖时期,废武庙,自此武庙绝祀,但在明神宗时期,追封岳飞为岳圣帝君,又同时追封关羽为关圣帝君,武庙虽废,但民间却出现了岳飞和关羽两位武圣人。
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时期,各家典籍中也有对于圣人的不同理解。
圣人“是《管子》里记载的一篇文章,见于《管子》第五篇。《管子》是一部记录华夏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