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忆情和姬清雪两人点了点头,将造化帝金收入身体中开始修炼……
一天后,两人纷纷突破到肺之秘藏,开辟秘藏,凝聚秘藏神袛,修炼出秘藏神通。
麟君见此点了点头,说道:“你们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需要将肺之秘藏修炼圆满,然后去寻找木行之物,突破肝之秘藏。”
“嗯,木行之物我们可以慢慢寻找。”叶渊点了点头说道。
木为五行之一,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古人将“木”的特性概括为——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中医学将事物属性归类于五行,其中为“木”者有:五脏——肝;五腑——胆;五气——风;五窍——目;五体——筋;五志——怒;五味——酸;五音——角;五声——呼;五色——青;方向——东;生化——生;季节——春;变动——握等。
《素问·六节脏象论》云:“所谓得五行时么胜,各以气命其脏。”恽铁樵认为“盖《内经》的五脏,非解剖的五脏,乃气化的五脏。”中医学的气的概念包含抽象的哲学范畴和具体的科学概念双重意义,对人体的探讨注重整体生理功能而相对模糊人体内部解剖结构的研究,用气一元论分析了自然和生命的运动变化规律。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体是不断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作用的机体。脏为库藏,藏象指人体脏器的生理及病理情况反映于外部的征象。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类草木”,中医学家对人体的研究注重整体而相对模糊人体解剖结构,经过观察和临床实践,发现肝脏与木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似性,故相类比。东方和西方的古人对尸体进行解剖时所见到的肝脏是几近相同的,然而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引导他们向着不向的方向发展,西方注重精细个体,而中方文化注重整体性。中医的“肝”含义广泛,是在解剖意义上的肝脏的基础上的主观认识,包含了肝脏的形态结构、生理、病理特性以及与人体其他部分甚至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是一种超实体的肝藏象系统。中医认为肝属木,主生发,主疏泄,主藏血,其气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
胆,原作胆。《说文解字·卷四·肉部》说:“胆,连肝之腑,从肉詹声。”胆附于肝之短叶间,并与肝相通,其形若悬瓠,呈囊状,现代称之为“胆囊”。肝之余气化生胆汁。胆的生理功能,一是贮藏并排泄胆汁;二是主决断。胆汁是一种清净、味苦而呈黄绿色的“精汁”,亦称“清汁”,故《灵枢·本输》称胆为“中精之府”,《千金要方》称胆为“中清之府”,《难经·三十五难》称之为“清净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