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爱卿,可有本奏。”
随着话音落下,一位出身江南的官员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近年来天灾频繁,百姓民不聊生。虽有陛下之圣明勤勉,文武百官之奋力禀政,泱泱灾民得以赈济。
可这几次赈灾下来,如今国库空虚,倘若来年再有什么天灾,或是再起兵戈,国库恐难以承受。
是以臣请奏陛下,行开源之法,充实国库,以养万民。”
隆庆帝闻言露出些许兴趣:“哦?不知爱卿所言,有何法开源?”
“臣之法便是效仿太祖之策,在江南之地改稻为桑。
番邦西土之民喜好华服,其土不蚕,惟籍我大明之丝到彼,可制造精美绸缎。近丝绸往来,得利可十倍有余。”
这里说的太祖改稻为桑并不是说把粮食全砍了,全改种桑树,那不是脑子有病嘛!
在本朝太祖初登基后,因为种种原因,太祖规定:江南各地百姓,凡地十亩者,桑半、棉麻三,以富民富国。
十亩地,必须拿出来半亩种桑树,再拿出来三亩种棉花或者麻。
这个政策也确实起到了作用,在气候正常的时候没什么问题。可随着小冰河时期的到来,早就被朝廷给默认废除了。
粮食都不够吃呢,还种个蛋的桑树棉麻啊!
而现在改稻为桑的策略被官员再次提了出来,因为国库确实是没钱了。
隆庆帝也并未立刻回复,而是示意一众大臣各抒己见。
“启奏陛下,臣以为不可。”林如海手持笏板站了出来。
刚刚听到开源俩字的时候,林如海就总觉得哪里不对,果然不出所料,对方没憋什么好屁!
林如海在江南任职十余年,自然清楚那里的情况。
江南一地确实富足,可富的却不是百姓,而是那些富商和官员们!
民谣说的“苏湖熟,天下足”也早就只是一句空谈。
江南受天灾和气候的影响虽然没有北方那么严重,可到底也是受到了波及。
且江南几乎七八成的土地都在私人手里,百姓手里那点地种出来的粮食还要应付苛捐杂税,能勉强够吃就不错了。
现在改稻为桑,这和逼百姓造反没什么区别!
改稻为桑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个好方略,因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手工业的发展。
但无论什么政策都应该具有时效性,具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在治理国家上不可能存在“万能药”。必须与时俱进,对症下药才行。
林如海神情严肃朗声道:“陛下,臣曾在江南任职十余年,自然对那里的情况有所了解。
江南虽富,然人口众多,势力错综复杂,一般的朝廷政令下达况且困难重重,何况是如此大的方略。此为其一。
其二,近年来江南等地也是天灾频发虽不及北方的情况严重,可却也是触目惊心。百姓们不过勉强维持生计。
其三,现如今弗朗基于吕宋总督,对我大明态度不明,若不解决,贸然扩大海上贸易,无异于火中取栗自讨苦吃。
其四,如今我大明天灾频发,当务之急便是粮食。要那些许黄白之物作甚!可能换来粮食否?
百姓改稻为桑,不去种粮食,哪里来的粮食让国家采买?
方才这位大人所说的来源不过是水中如取月,不切实际罢了。”
林如海话还未说完,便见严唯忠站了出来:“唉?林大人此言实乃谬论。
第一,江南之地虽宗族势强,却也不是不分轻重。改稻为桑为的乃是天下苍生,老夫愿意亲自操刀,落实此策。
第二,江南等地是有些天灾不假,可却也并未闹到要朝廷救灾赈济的情况嘛,足可见,江南一地富足之名不假。
第三,改稻为桑本就是为了同番邦诸国合作,其中自然也包括弗朗基在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难不成这吕宋总督,还要坏自己国家的买卖不成?
第四,我是最后一点,凭你林大人所说,我便可以向陛下弹劾你不敬太祖之罪!
昔日太祖也曾行此方略,可有导致百姓无粮可吃?
改稻为桑不过是桑农相互配合轮种,何以至林大人说的那般,导致江南百姓无粮可吃了?”
吏部尚书王华站出来冷笑道:“严阁老所言未免有失偏颇。
地方官员如何,在场各位大人心知肚明。上行之政令到地方必定层层加码,以至于百姓苦不堪言无法承受为止!
改稻为桑的本意便是为国库增收,其中牵扯利益之大,覆盖面积之广,一但出了任何问题,都会难以控制。
诚如阁老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此大的一块肥肉,地方的那些硕鼠怎么可能不动心!”
北静王脸上带着如沐春风的微笑:“王尚书此言差……”
话音还未落下,林如海同王华两人的目光扫了过来,这位年轻的郡王瞬间愣在了原地。
哼!什么档次,也敢来这打高端局?
给你面子叫你一声王爷,不给你面子你屁也不是!滚回家玩男上加男去吧!
这种高端局不是你这种阴气重的离谱的小家伙能掺和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官员加入辩论中,场面渐渐有失去控制的情况。
“我呸!!你们这些奸臣!净出这些祸国殃民的主意来,安的什么居心!”
“呸!我看你们才是,明明是利国利民的方略,到你们嘴里就成了祸国殃民。”
“吾寝汝之母!!”
“尔母婢也!!”
双方一开始还只是骂战,可不知道是谁先啐了一口唾沫到对方阵容里,现场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极致的寂静之后,便是极致的纷乱!
双方官员瞬间扭打在一起,叫骂声震天!
腰带、香囊、玉佩、头冠、靴子,通通变成了武器。
甚至夏守忠还看到了一位老大人被当成了武器飞了出去。
隆庆帝看着下方渐渐乱作一锅粥的官员们,一阵头疼,想念黄锦老大人的又一天。
失去了文官无限制格斗第一人的镇压,下面的这群官员越发让人头疼了。
隆庆帝的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敲动,发出清脆有节奏的声音。
而官员们似乎也察觉到了隆庆帝的不满,纷纷住嘴,重新列队。
“诸位爱卿,此事事关重大,也不急于一时出个结果。今日暂且休议。容朕三思。”
改稻为桑确实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尤其在现在国库空虚,无计可施的情况下。
薛虹确实同隆庆帝讲了他的方略,可薛的方略生效起码要三年左右。
这三年期间银两的空缺要怎么去弄?
隆庆帝也不能闲着没事就抄家玩吧?
所以对于严唯忠一方提出来的改稻为桑,隆庆帝还是有些动心的。
但同时隆庆帝也清楚的知道,林如海说的都是事实,这些问题不解决,改稻为桑不过是望梅止渴,井中捞月。
但隆庆帝也确实是没办法了,穷疯了啊!!
纵使有经天纬地之才,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没钱,天灾频发,连喘息之机都不给。如之奈何?
下了朝会后林如海家也没回便直奔薛府。路上还碰到了太子,太子也是去找薛虹的。
有问题,找景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