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历史上,金国消灭辽国之际,耶律大石领兵西来,从阴山沿金山进入西域,高昌回鹘与东喀拉汗国便主动归顺,成为耶律大石所建的西辽政权的藩属国。
说是藩属国也不大准确,因为耶律大石是可以在高昌以及八剌沙衮两座大城设置征税官,事实上完成了对两个小国的吞并。
中原王朝总是习惯于以自己那先进的政治制度看待周边,将许多部落联盟也视为一国,若是根据马灵传回的西域情报,高昌回鹘就是一个典型的城邦-部落二元制联盟,东喀拉汗国的组织结构也差不多如此。
隋唐时期,突厥汗国崛起,按照草原一贯的方式,在西域金山以西、以南地区游牧的乌古斯诸部落,就成为突厥人的一部分,被称为九姓乌古斯。
突厥既灭,九姓乌古斯中的药罗葛氏号称回鹘,建立了回鹘帝国,成为华夏历史上少有的、侵略性不那么强的草原帝国,至于原因嘛,是因为彼时正处于盛唐。
随着大唐衰落、退出西域,接着回鹘帝国消亡,九姓乌古斯被黑衣大食征服,不断西迁,纷纷改宗绿教,变成了伊斯兰化的突厥人。
宋太祖时期,乌古斯部落联盟的一个部落酋长塞尔柱克,率部南下,在彼时的波斯萨曼王朝的北方边境游牧,在改信绿教后,成为这一地区伊斯兰化突厥人的首领,于是这些突厥人就被称为塞尔柱人。
后来萨曼王朝的呼罗珊总督、突厥人首领阿勒普特勤领兵造反,便建立了伽色尼王朝,名义上仍旧尊奉萨曼王朝,同时也奉黑衣大食也就是阿拔斯王朝为宗主国。
此时的塞尔柱人仍旧生活在伽色尼王朝的北疆,毕竟同属于突厥人,于是塞尔柱人也得到伽色尼王朝王族的信任,随着塞尔柱人实力愈发强大,喜闻乐见的“奴仆噬主”就出现了。
塞尔柱人建立了以祖先名字、部落名称为名的塞尔柱王朝,至于伽色尼王朝,残部从开伯尔山口杀进印度,成为南亚次大陆被反复蹂躏十余次中的一员。
在塞尔柱王朝最强盛时,西与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争锋,南抵波斯湾,北抵里海,东抵葱岭,黑衣大食的哈里发也不得不授予塞尔柱王族“苏丹”的称号,彻底沦为塞尔柱突厥的傀儡。
宋哲宗元佑七年,塞尔柱王朝最有作为、将疆域推到全盛的苏丹穆厄佐丁·阿布·法塔赫·马立克沙·哈桑·本·阿尔布·阿尔斯兰去世,诸子争权,于是塞尔柱王朝就此分崩离析,出现了诸多小苏丹国。
这位马立克沙的第三子、受封为呼罗珊总督的桑贾尔,一心想要恢复帝国的荣耀,一面与诸多兄弟、波斯人等建立的小苏丹国互殴,一面不断向东侵扰,打着“西失东补”的小算盘。
可以说东、西喀拉汗国面临着的最危险的敌人,一直都是这位呼罗珊总督桑贾尔。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东喀拉汗国外敌当前,内部政局又不稳,才完成了一次政权交接,刚刚上任的伊卜拉欣二世可汗,连兵权都来不及收回在手中。
一切都显得那么凑巧,东喀拉汗国内部不稳,忽儿札胡思就被汉军撵到了西域,从汗国的北疆达林库儿大湖一路南下,伊卜拉欣二世可汗来不及集结兵力阻挡,岳飞带着漠北联军就跟着冲了进来。
更让伊卜拉欣二世可汗崩溃的是,他无法抵挡如狼群一般突入的克烈部骑兵,无奈向周边的诸国求救,呼罗珊总督桑贾尔做出了唯一的回应,派了一支万余人的大军,强行越过西洪河,也就是后世的锡尔河,中原王朝称之为药杀水的大河,闯入了东喀拉汗国西面的大城白水城西北的讹打剌城。
从国都喀什噶尔紧急赶到八剌沙衮的伊卜拉欣二世可汗是真的想哭,他没招谁没惹谁,忽儿札胡思的克烈部就一脚踹了过来,本以为狼群难对付,谁知都后面还跟着一条猛虎。
猛虎追逐着狼群,于是东喀拉汗国就遭了殃,从达林库儿过楚河到怛罗斯,克烈部沿途一路抢劫,接着又被汉军以及漠北诸部联军扫了一遍。
无奈的伊卜拉欣二世紧急调动王城禁卫军,拼凑了两万大军,便急忙忙地向怛罗斯方向追了过来,他现在只期望来的汉军是敌而非友,否则东喀拉汗国被三个强盗一起盯上,那就真的彻底完蛋了!
于是小小的的怛罗斯城,就出现了四股势力,忽儿札胡思带领的克烈部,以及从漠北西逃沿途收容的诸小部落,兵力不到三万;岳飞带领的汉军以及漠北诸部、再加上金山附近的诸部落,合兵近五万。
西面二百里外,桑贾尔派出的一万大军正在赶来;东面八剌沙衮方向,心急如焚的伊卜拉欣二世也在匆匆赶来。
岳飞没有考虑太多,忽儿札胡思闯入东喀拉汗国后,在他眼里,克烈部就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价值,汉军已经有了充足的借口停驻在西域,所以忽儿札胡思现在已经可以去死了。
唐人的口语与宋人的口语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同样地,从向导口中听到“怛罗斯”这个地名,岳飞并没有意识到,这里就是唐玄宗时高仙芝兵败的地方。
因为根据乃蛮部的转述,这个地名的发音更接近“塔拉兹”。
七月下旬的西域草原,汉军的服饰永远是那一片抹不去的红,带着夏日的热烈,汉军率先发起了进攻。
忽儿札胡思之所以在怛罗斯被岳飞追上,是因为克烈部士兵们抢劫了太多的财货和女人,尽管他强令丢弃一切不必要的缴获,但行程依旧被拖累。
而且从达林库儿到怛罗斯,忽儿札胡思连续奔行了数百里,若不能阻拦一下汉军的脚步,他甚至没有时间去考虑克烈部接下来该向哪里逃走了。
有些可笑的是,这是忽儿札胡思第一次与岳飞正面主动交战,他知道汉军善战,但克烈部已经被逼到了绝路。
“儿郎们,举起你们的弯刀,张起你们的弓矢,与这些中原人拼了!”
忽儿札胡思纵马在阵前来回奔驰,不断呼喊着,给手下的士兵们打气,草原的暖风让他的声音有些变了形,但忽儿札胡思仍旧不知疲倦地高喊着。
岳飞只是举起了长枪,向前一指:“杀胡虏,光复西域!”
万余汉军高喝:“杀!”这一声整齐划一的大喊,让对面的克烈部都变得安静下来,天地之间便在没有第二个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