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城。
在清末时期,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常熟分为两个地方,一个叫常熟县,一个叫昭文县。
但是它奇怪就奇怪,在什么地方呢?
常熟县和昭文县的县城,都在一个城池里面,两个县共用一座城池。(现在的虞山镇)
也就是说一座城池里面,设有两套行政机关,这两套行政机关是各管各的县,这是清末少有的“”两县一城“”这样的怪象。
因为两个县在一个城池里面,所以当地百姓一般都叫这座城市为“”常熟“”。
太平天国将领骆国忠负责常熟县这边的军务,太平天国将领钱桂仁则负责昭文县那边的军务。
两个人各守各的城门。
钱桂仁为老大,骆国宗为老二,也就是说骆国忠要听钱桂仁指挥。
但偏偏骆国忠偏偏是个反骨,他进入常熟之后,和钱桂仁很不对付。
骆国忠仗着自己有军功,看不起钱桂仁,不服钱桂仁的管理,导致两个人的关系很不好,经常吵架,吵得面红耳赤。
.........。
李鸿章解决常熟外围之后,想要进入苏南,肯定要解决常熟。
于是李鸿章派奸细进入常熟城调查情况。
结果探子调查的情况是:
“”常熟城城厚,且高,太平长毛守军二万人以上,火炮多达三四百门,洋枪不计其数“”。
..........
得知这些情况,让李鸿章心里感到一阵抑郁:
“”昆山易打,太仓易攻,常熟那可就成了难啃的骨头“”。
“”强攻的话,必然损失巨大,又耗费时日,难保不成成为第二个安庆“”。
“”不划算!“”。
就让李鸿章苦闷之际,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出现,这个人叫做“”周兴隆“”。
.........。
周兴隆,湖南常德人,早年加入太平军,一直在太平军中混的不怎么样。
周兴隆是钱桂仁的部下,属于的太平军水营将领。
周兴隆因犯了错,被钱桂仁责罚。
钱桂仁当着众人的面打了周兴隆几十大板,周兴隆怀恨在心,随后早早的带军投降了李鸿章。
因周兴隆投降的比较早,所以李鸿章接纳了他,若周兴隆投降晚一点,也逃不开被李鸿章屠杀的命运。
周兴隆对于攻打常熟十分热心,因为打下常熟,活捉钱桂仁,可以替自己报仇嘛
周兴隆于是对李鸿章说:
“”大人.......咱们强攻常熟城,肯定是不行的,我有一计,想让大人参考参考,看可行不可行“”。
........……
李鸿章一听,瞬间来了兴致:
“”说来看看“”
周兴隆说:
“”大人,你也知道我是从常熟过来的,我对常熟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
我听说常熟城钱桂仁和他的部下骆国忠长期不合“”。
“”能否让我试一下,看能不能策反骆国忠,智取常熟城呢?“”。
..........。
李鸿章看着眼前这个周兴隆,一眼就看穿了周兴隆的小心思。
不过现在对于李鸿章来说,只要策反常熟城内的太平长毛,而且不费多大的代价,就能拿下常熟,撕开部队进入江苏的口子,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这里,李鸿章对周兴隆说:
“”那你去试一试,只要拿下常熟,我会论功行赏,你就是第一大功。“”
..........。
周兴隆得令后,于是写了一封长长的策反信,让手下人化妆成一个乞丐,带着密信困境常熟城,交给骆国忠。
骆国忠当时在常熟城与何桂仁两个人基本上没有说话,而且两人手下的兵还时不时地发生摩擦。
搞得很不愉快。
...........
周兴隆写的策反信件秘密的送到骆国忠手中。
骆国忠打开一看,他第一直觉 就是不可能,绝对有诈。
他对送信的人说:
“”你们屠杀了昆山,太仓几万人,如今想要我投降你们?
“”傻子才信你们,若我把城门打开,你们会不会连我一起都杀了?“”。
.........。
送信的人见骆国忠不信,他一个劲的解释:
“”这是我们周兴隆周大人,亲自写的信,你不信李大人(李鸿章),你也可以姓周大人呀“”。
“”他可是念在你们以前是同僚的份上,谁都知道你们太平天国快要完蛋了,他是为了拉你一把“”。
.........
其实这个骆国忠他早就想投降了清廷了,但是又找不到可靠的中间人。
因为骆国忠已经看到太平天国,犹如落山的太阳,黄昏而又迟钝,迟早有灭亡的一天。
当时太平天国内部有点远见的人都知道,太平天国快完了。
比如说:
“”湘军已经开始进攻天京城“”
“”忠王李秀成十几万人,连一个小小的上海都打不下来,以后的仗还怎么打?“”
“”英王陈玉成在河南已经被朝廷处死“”
“”左宗棠在浙江押着侍王李世贤打,李世贤被打的节节败退“”。
这种种坏情况都会让人觉得这是太平天国处于覆灭的前夕。
...........。
骆国忠知道太平天国撑不下去,但是他又不是傻子,李鸿章在昆山,太仓这两个地方几乎把太平军的兄弟屠杀个精光。
谁又能知道这不是李鸿章使出的奸计呢?
说不定自己真投降,把城门一打开,李鸿章就会带兵将城内所有的人屠杀,一个活口都不留呢?
所以骆国忠肯定是不相信,也不敢相信。
但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为了试探这封信的真实性,也没必要把话说的太死,骆国忠丢下一句话:
“”我不杀你........你回去告诉周兴隆“”
“”若你们真心让我投降,叫周兴隆亲自来常熟见我。
“”他有胆量来,我就信“”
“”否则咱们只有兵戎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