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17年《台湾县志》: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龙王之神,东曰显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恒,北曰崇礼。至于其名讳见于明代徐道《历代神仙通鉴》。
由于佛教文献的传播,唐宋以降文学和民间传说里关于龙的故事就多了起来。华夏的龙是在陆地及其上空,故《易》有“见龙在田”、“飞龙在天”、“龙战于野”等说,印度那伽多与水相关,水中之“龙”多渊源于印度。龙的眷属之泛化和作为水神的龙王及所住“龙宫”之出现,与贯穿印度诸宗教的“龙”神话有关。华夏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来并无龙王一说。古文献中的龙,是自由地驰骋于天地之间的存在,然而,龙王却是统治地上某一特定地域的。所谓龙王,并不是作为龙家族一族之长的王,而是指受封于某地为王的龙。因此,龙王必定与某一特定地域维系在一起。“龙王”这个概念,其实是随着佛教经典从印度传入华夏的。华夏学术界普遍认同“龙王“外来的观点,文献材料表明龙王形象自唐代开始在华夏流行,而出土的谭副造释迦牟尼像背面的龙王形象则进一步表明这类图像可能与古印度艺术存在联系,并将华夏出现龙王形象的时间上溯至5世纪。
“龙”在古代书籍中的记载,一向是众说纷坛的《礼记·礼运篇》中就称“‘龙、鳞、凤、龟’,谓之四灵。”
《说文》中说“龙”是鳞虫之长,能细能巨,能长能短。
《北大荒经》:“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具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谓之龙。”可见很早就把龙当作灵气的神物。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龙有九似: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龙被想象成为一身具备各种动物之所长,成了一种神异之物。
《疏引正义》说:“龙为岁星,岁星木也,木为青龙”;又说“天宫东方之星,尽为苍龙之宿”。说龙王就是龙属之王,对其眷属而称王也。
所以《大云请雨经》上说:“有一百八十五龙王,为兴风致雨之神。”四海龙王,即东海广德王,南海广利王,西海广顺王,北海广泽王。
龙在民间文学艺术中都是人格化了的,海龙王有为民造福的,也有与民为害的。在戏曲杂剧《柳毅传书》、《张羽煮海》中,都有善恶不同、性格似人的龙王出现。
龙被历代帝王视为君者象征,多次下诏封龙为王。这是皇权的体现,也是对社稷风雨祈福的证明……
麟君忽然间看向远方微微一笑,轻声道:“我们到了。”
叶渊三人闻言看向麟君所看的地方,发现不远处有一座青石所筑的巨大城池,与其它两大部落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食铁部落大多以竹子所建,亭台楼阁林立,山清水秀,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凤雀部落完全以火红色的巨石所筑,到处都是火山,火树林。
而龙蛟部落以青石所筑,也有亭台楼阁,宏伟壮观,古朴无比,有山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