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空谛理,起见思惑。不了假谛理,起尘沙惑。
不了中谛理,起无明惑。故以即空即假即中三观,破乎三惑,即证乎三智,成乎三德。
三观者,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
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
即并从缘生,缘生即无主,无主即空。无主而生,即是假。不出法性,并皆即中。故云一空一切空,三观悉彰破相之用也。
一假一切假,三观悉彰立法之功也。一中一切中,三观悉是绝待之体也。三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一切智者,空谛智。
道种智者,假谛智。一切种智者,中谛智。观音玄义言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
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
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能用诸佛一切道法,发起众生一切善种,是名道种智。
能以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是名一切种智,一切道者,一切诸佛之道法也。一切种者,一切众生之因种也。即于色心依正一切诸法,通达毕竟空寂之理,曰一切智。
知一切种种差别道法,应病与药,教化众生,曰道种智。
于一切诸法上,通达本有性德之体,曰一切种智。三德者,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一法身德,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
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无有缺减,故名为身。此之法身,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众生迷之,而成颠倒。诸佛悟之,而得自在。
迷悟虽殊,体性恒一,具足常乐我净,是名法身德。常即不迁不变,乐即安隐寂灭,我即自在无碍,净即离垢无染。
二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究竟始觉之智,而能觉了诸法,不生不灭,清净无相,平等无二,不增不减,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般若德。
三解脱德,不系名解,自在名脱,谓佛永离一切业累之缚,得大自在,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解脱德。
如前所述,三谛圆融故,证一谛即证三谛,断一惑即断三惑,得一智即得三智,是曰三惑顿断,曰三智一心中得。
然观智有明昧浅深之别,故所断惑,先粗,次中,后细。
先于信位断见思尘沙,初住以后断无明,依是六即位。六即者,智者大师依涅盘经之贫舍宝藏喻及力士额珠等,设六种阶位,示从凡夫至佛之位次。
约修行位次,从浅至深,故名为六。
约所显理体,位位不二,故名为即。
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观行郎,四相似即,五分证即,六究竟即。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为理即。
谓众生本具佛性之理,与诸如来无二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