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构成世界的原初物质是形而上者的“道“。宋钘、尹文将这种原初物质称之为“气“。《黄帝内经》受这些学说的影响,也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在天地未形成之先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这其实是揭示天体演化及生物发生等自然法则。在宇宙形成之先,就是太虚。太虚之中充满着本元之气,这些气便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由于气的运动,从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阴阳寒暑,有了万物。阴阳五行的运动,总统着大地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
《黄帝内经》接受了中国古代唯物的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将人看作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万物皆是由其原初物质“气“形成的。在“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观念指导下,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研究治疗法则的学说称治则学说。
1.防微杜渐: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皆言预防疾病,有病早治防其传变。
2.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者,是告诫医者用药勿犯四时寒热温凉之气。
因地制宜者,在治疗时不可一概而论,必须加以区别。而《素问·异法方宜论》论述东南西北中“一病而治各不同“的因地制宜甚详,如东方之域,其治宜砭石;西方之域,治宜毒药;北方之域,治宜灸祔;南方之域,治宜微针;中央之域,治宜导引按偁。
因人制宜者,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和《素问·征四失论》所载。
3.标本先后:即因病之主次而先后施治。有关标本先后施治的大法在《素问·标本病传论》中叙述最详。
4.治病求本:这是《黄帝内经》治则中最根本的一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
5.因势利导:在治病求本的基础上巧妙地加以权变。
6.协调阴阳:此为治疗之大法要义。
7.正治反治:正治亦称逆治,是与病情相逆的直折的治疗方法。比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之类;反治也称从治,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之类。
8.适事为度:无论扶正还是祛邪都应适度,对于虚实兼杂之症,尤其应当审慎。切记“无盛盛,无虚虚“,即使用补,也不能过。
9.病为本,工为标:《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这是说病是客观存在的,是本;医生认识治疗疾病,是标。医生必须以病人为根据,这样才能标本相得,治愈疾病。
10.辨证施治:《黄帝内经》虽未提出“辨证施治“一词,却有辨证施治之实。上述几点均含此意,而书中已有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