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畏者,为阴劲软功一指禅与朱砂掌,着人必死,无药可救,似太嫌狠毒,有乖仁道。平常功夫,则以铁砂掌、鹰爪力等为最通行,击人轻重,可以自主,不至于出手即杀人也。凡行侠之人,技击之士,虽不能尽各种功夫而练之,然至少亦须练二种以上,一种为自卫之功夫,一种为制人之功夫。制人之功夫,即稍不精亦无不可;至若自卫之功夫,则务须练习极精,于以少敌众之时,难免不为敌人之拳械着身,若功夫不精,必为所伤;若能精绝,纵身受拳械之袭击,亦不至受伤。故较制人之功夫为重要,此又技击家所不可不知者也。?
《洗髓经》是一种养生经书。相传,后魏李明帝太和年间,印度达摩来华传教,于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9年,后来少林寺僧人在修缮达摩大师面壁处时,偶得一铁盒,盒中藏有《洗髓》、《易筋》两本经帖。
清代凌延堪在《校礼堂文集?与程丽仲书》中,认为《易筋经》是明代天台紫凝道人假托达摩之名所作,目的是为了借助达摩的名人效应加以推销。当然,还有其他说法,孰是孰非,莫衷一是。如《易筋经》类似,《洗髓经》也假托出自达摩,而其真实作者则需另加考论。《洗髓经》前有序,后有跋。前序假托出自慧可,后跋之落款迄今所见有两个版本:一是来章氏《易筋经》本,二是萧天石《珍本易筋经秘本洗髓经》本。两者落款皆为“月庵超昱绪欣内典翻译”。此落款,乍读起来令人费解。萧天石在其《重刊易筋洗髓二经例言》一文中,谈及此落款时,在“内典”前加了一“据”字,似乎较为合理,则此落款可标点为“月庵、超昱、绪欣,内典翻译”。“内典”为佛教对其主要经典的称呼,“月庵”“超昱”和“绪欣”应为僧人法号。如此,该落款的意思是,《洗髓经》是由月庵、超昱和绪欣三位僧人根据佛典翻译而成。
即如紫凝道人,“月庵”“超昱”“绪欣”也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亦如《易筋经》,《洗髓经》定非出自达摩,而应该是其后跋作者造作。其根据是,不仅《洗髓经》的前序和后跋中存在相似点,而且有的相似点还与其正文内容相通,说明它们应出自相同作者。
《洗髓经》的前序和后跋有3个相似点:第一,两者皆称达摩为“祖师”。此称谓在《洗髓经》的前序中出现了5次,在后跋中出现1次。第二,皆有“圆通”一词。“圆通”一词,前序和后跋中各出现1次,前序中为“脱体圆通”,后跋中为“祖师圆通”。第三,前序和后跋中都反对“在教泥教”。前序中称“遍观诸教之学者,咸逐末而忘本,每在教而泥教,谁见流而债源”?后跋中称“在教泥教,老死范围”。
前序和后跋中的第一个相似点,说明两者的作者身份相同,即皆为佛门中人。后两个相似点,强调“圆通”,反对“在教泥教”,言外之意是要保持一定的开放性,要博采众长,反对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