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本功法时,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不同身体条件的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各势动作的活动幅度或姿势,如“三盘落地势”中屈膝下蹲的幅度、“卧虎扑食势”中十指是否着地姿势的选择等等。习练时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另外,本功法在练习某些特定动作的过程中要求呼气时发音但不需出声。如“三盘落地势”中的身体下蹲、两掌下按时,要求配合动作口吐“嗨”音,目的是为了下蹲时气能下沉至丹田,而不因下蹲造成下肢紧张,引起气上逆至头部;同时口吐“嗨”音,气沉丹田,可以起到强肾、壮丹田的作用。因此,在该势动作中要求配合吐音、呼气,并注意口型,吐“嗨”音口微张,音从喉发出,上唇着力压于龈交穴,下唇松,不着力于承浆穴。这是本法中“调息”的特别之处。
《易筋经》是一部介绍强身健力导引法的专着,清道光年间始有刻本。此前抄本虽多,却无本得同,不明其源。
通过考订日本藏“沈校本“,发现此本当为清康熙前半期所抄,早于西谛本,很有可能就是《易筋经》的原始祖本。
抄本的年代与成书年非常接近,其成书可能在清顺治年间,下限肯定在清康熙中期以前。卷后之“问答“属作者对相关学术问题的解释,可作为原始祖本的旁证。
该书为清初海岱游人整理,也不排除就是作者的可能性。
易筋经是一种内外兼练的医疗保健养生功法,相传为梁武帝时代印度和尚达摩所创。《易筋经》就是指改变筋骨的方法,经常练习《易筋经》可以收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道光年间后的武侠小说常常提到《易筋经》,极力地渲染了练成后的神奇功用,这对我们认识和理解易筋经的功能上造成了一些误解和分歧。此书编委意在还原《易筋经》内外兼练、强身健体的养生功法实质,强调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便于更多的功法养生爱好者学习和掌握。
《易筋经》为少林七十二艺之母,“少林七十二艺”通常被认为是少林功夫的代表,与“擂台”、“机关木人”等常在传说和近代的武侠小说中被称作神功,使其在神秘的面纱背后难现“庐山真面目”。
据《少林拳谱》记载,少林寺原有三十六硬功、三十六柔功,又称三十六外功、三十六内功,均在少林门中秘传,但无详细文学记载。
少林七十二艺的名称分别是铁臂功、排打功、铁扫帚功、足射功、腿踢功、铜砂掌或竹叶手、蛇形术或蜈蚣跳、提千斤、罗汉功、铁头功、四段功、铁布衫功、双锁功、上罐功、石锁功、铁珠袋、千斤闸、鞭劲功、分水功、玉带功、鹰翼功、跳跃法惑登高超远法、霸王肘、一指金刚法、拔钉功、一指禅功、石椿功、金钟罩、铁牛功、旋风掌、卧虎功、拔山功、金龙手、推山掌、踢椿功、鹰爪功、斩魔剑、玄空拳、金砂掌或摩擦术、铁砂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