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在布拉格举行。会议重新定义行星这个名词,首次将冥王星排除在大行星外,并将其归类为矮行星。被确认的矮行星有五个:谷神星、冥王星、阋神星、鸟神星、妊神星。
太阳系内所有的行星都已经被人类发射的太空船探访,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在有登陆器的情况下,还进行了对土壤和大气的一些实验。
1957年,前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1号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造天体,其成功环绕地球一年。
1959年,美国发射的先驱者6号,是第一个从太空中送回影像的人造卫星。
1962年,水手2号成功环绕金星飞行,成为第一个环绕其他行星的人造物体星。
1965年7月14日,NASA的水手4号成为第一艘飞越火星的飞船,也是第一艘传回火星表面黑白图像的飞船。
1973年,先驱者10号飞越木星,成为探测类木行星的第一艘太空船。
01974年3月29日,水手10号成为第一颗成功环绕水星的人造天体。在三次飞越中,水手10号拍摄到水星接近一半的星球表面,它的表面与月球非常相似。1991年的雷达观测表面,水星的极地区域或许被冰层覆盖。
1976年,海盗1号和海盗2号登陆火星,开始研究火星的岩石结构和土壤模式,并且分析火星大气层的相关信息。
1979年,先驱者11号成为第一艘拜访土星的太空船。同年,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1号飞船发现了木星的巨大星环。从1979年到2007年,包括旅行者2号和尤利西斯号在内的八艘NASA探测器被送往木星,研究其大气层、卫星和星环。
1986年1月24日,NASA的旅行者2号唯一一次飞越天王星,它发现了11颗新卫星,两个新星环和一个比土星更强大的磁场。
1989年,NASA的旅行者2号成为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访问过海王星的探测器。
2004年8月3日,NASA发射了水星探测器——信使号。经过三次飞越之后,信使号在2011年3月17日进入水星轨道,开始对水星的构成、核心结构、磁场以及极地材料进行研究。
2014年9月1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37年前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已经离开太阳系,正在飞向别的恒星。“旅行者一号”同时也是首个冲出太阳系的人类制造的飞行器,在人类的航空航天史上成为一座极具纪念意义的里程碑。
2015年,新视野号拜访冥王星。
太阳系的形成有多种学说,其中之一的星云假说由1755年康德和1796年拉普拉斯各自独立提出。康德认为太阳系是46亿年前,由一个巨大的分子云的塌缩中形成。这个星云原本有数光年的大小,并且同时诞生了数颗恒星。从古老陨石追溯到的元素显示,只有超新星爆炸后的核心部分才能产生这些元素,所以包含太阳的星团必然在超新星残骸的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