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十二宫是描述黄道带上人为划分的十二个随中气点移动的均等区域。在历法学上,黄道十二宫的划分本身是一种太阳历,以春分点为起点,太阳在黄道带上视运动每运转30度为一宫,其实是一个太阳月。需要指出的是,黄道十二宫可以借用星座或星次命名,就像是华夏干支历法当中的十二地支借用十二种动物的形象一样,与星座或星次并不一致。
在天文学上,以太阳为中心,地球环绕太阳所经过的轨迹环绕太阳一周为360度,将黄道每30度分为一段,总计为十二段,称为“黄道十二宫“。
“黄道十二宫“是阿拉伯占星术术语,起源于巴比伦。古巴比伦人对这些星座进行了长期观测,通过观测定出了黄道,又把黄道分成12等份,每等份30度,称为1段。太阳在12个月内绕黄道运行1周,因此它在黄道上每月运行1段。
在希腊人眼里,星座是由各种不同的动物形成,这也就是十二个星座名称的由来。在天文学上,以太阳为中心,地球环绕太阳所经过的轨迹称为“黄道”。黄道宽18度,环绕地球一周为360度,黄道面包括了除冥王星以外所有行星运转的轨道,也包含了星座,恰好约每30度范围内各有一个星座,总计为十二个星座,这十二段被称为“黄道十二宫”。在古人看来,太阳是阿波罗神,它休息的地方定然是金碧辉煌的宫殿,因此,他们就把黄道上的一段叫做一宫。这样,黄道上的12段便成了“黄道十二宫”。
黄道十二宫与黄道星座有本质的差别。黄道十二宫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宫与宫的大小是固定的。都是30度,太阳进入每一宫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来到春分点,进入白羊宫;6月22日左右来到夏至点,进入巨蟹宫;9月23日前后来到秋分点,进入天秤宫;12月22日左右来到冬至点,进入摩羯宫。
与黄道十二宫不同,黄道星座的大小不相同,例如双鱼座的宽度达49度,而巨蟹座的宽度只有21度。
同样反映太阳在运行轨道上的位置,西方有黄道十二宫,华夏有二十四节气。在早期的观象授时时代,一些地方古人依据斗转星移定节气,其实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也反映了太阳周年视运动。在西汉至清初是采用“立杆测影”在黄河流域测定节气,以日影最长那天为冬至日,冬至日至下一冬至日分割成24段,每段15天为一个节气,即是把一年的365天5时48分46秒均等分成24份,这样确定节气,但是地球运转速度有快有慢,和黄经度数不吻合。《崇祯历书》当中根据黄道十二宫的黄经度数划分办法,即以春分为起点,黄经每过30度为一宫,采用了“定气法”,即以春分点为起点,太阳视运动黄经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