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君是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即“北斗七星”。但在中国文化中,对包括北斗七星在内的星辰的崇拜信仰由来已久,远在道教形成之前。儒教礼制也强调对漫天星辰的祭祀。
华夏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对北斗七星的观察早有记录,但七星之名最完整的记载,始见于汉代纬书。最初有两种名称,一为《春秋运斗枢》所记。曰:“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玑,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标,合而为斗。”另外,历代学子崇拜的魁星,即北斗七星的第一星或前四星,有说魁星即文曲星,但文曲星和魁星同在北斗前四星中是无疑的。
民间流行“北斗主死,南斗主生”的说法,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摇光宫破军星君。
同时,道教的《北斗经》又说,根据人的出生时辰,人们的生命被分属于七个星君所掌管:“贪狼太星君,子生人属之;巨门元星君,丑亥生人属之;禄存真星君,寅戌生人属之;文曲纽星君,卯酉生人属之;廉贞纲星君,辰申生人属之;武曲纪星君,己未生人属之,破军关星君,午生人属之。”各人根据自己的生辰,即可找到自己的主命星。
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颗星星组成,当先民们仰望星空时,看到了这七颗星像是古代舀酒的斗形,故起名北斗。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成为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似乎都是随北斗指向而来临,北斗成为天地万物化生的中心。
北斗七真君又称作斗斋,北斗星神。源于古代华夏人民对星辰的自然崇拜,据《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卷一、《太上玄灵斗斋本命延生经注》卷上记载,斗斋义为北斗星将的官称,七斗斋星君分别为:北斗阳明贪狼星君,北斗阴精巨门星君,北斗真人禄存星君,北斗玄冥文曲星君,北斗丹元廉贞星君,北斗北极武曲星君,北斗天关破军星君……
诸葛云冥,轻喝道:“北斗七星阵”说完,右手持剑一挥,阵形变幻,分出十一道分身组成大阵。
叶渊见此心想,北斗七星阵吗?
北斗七星阵全名为天罡北斗七星剑阵,该阵法是传说中全真教的第一任教主“王重阳“所开创的镇教武功。
此阵法对敌形成包围,随着阵势变化,十一人即可联手往复,流转不息。阵法的编排结合道教一元、两仪、三才、四相、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的流变规律,通过武当传统功夫的演绎来诠释华夏的“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