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说:“北宫玄武、虚、危”。《史记·龟策列传》载云:“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不死。龟能行气导引”。再者,北宫玄武七宿之第一宿斗宿,又称南斗。《星经》云:“南斗六星,主天子寿命,亦宰相爵禄之位”。
东晋时期,《抱朴子》载:城阳郄俭少时行猎,坠空冢中,饥饿,见冢中先有大龟,数数回转,所向无常,张口吞气,或俛或仰。俭亦素闻龟能导引,乃试随龟所为,遂不复饥”。晋干宝《搜神记》引管辂的话说:“南斗注生,北斗注死。”
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也用龟蛇纠缪的例子说明阴阳必须配合:“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纠盘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
汉以后龟蛇合体的形象,乃是上古崇奉龟或鳖图腾的氏族,与崇奉蛇图腾的氏族相互通婚的遗留。顾颉刚在研究水神颛顼时,谈到了颛顼与真武的关系:“盖颛顼者,北方之上帝,犹今民间所祀之玄天上帝,故北维为其所建,玄宫为其所居。”或以为玄武本名玄冥,是水神。此神的最初本体为鲧。鲧的象征是鳖,别名鼋,鲧鼋省形作“玄黾”,也可写作“冥黾”、“玄冥”。一方面玄冥其音义与海相通,故由水神再变为海神,遂与原来的海神禺强混凝而为一,或为北方之神,或为水神,或为死神。另一方面“玄冥之冥在上古音系中与武相通。因此音近而通假”。
南朝时期,《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北宋时期,传说玄武改名成真武,是为了避宋朝赵家圣祖的讳。北宋天禧三年,《云笈七签》记载:“夫四象者,乃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青龙者,东方甲乙......白虎者,西方庚辛金......朱雀者,南方丙丁火......玄武者,北方壬癸水。能柔能刚,经云:上善若水,非铅非锡,非众石之类,水乃河车神水,生乎天地之先,至药不可暂舍。能养育万物,故称玄武也。如志士烧炼丹鼎,知此四象者,十方天人莫不瞻奉。古经云“四神之丹”,此是也。”
宋元时期,真武由北宫玄武被抬升至真武真君,再抬升至玄天上帝的宝座,地位日隆。
明朝时期,由北方入继大统的明成祖,视镇守北方的玄武为其护佑之神,在发动靖难之役时就宣称真武之神显灵阴佑燕军,即位后,为宣扬“君权神授”,巩固继统,大肆崇祀真武。由于真武的封号已至玄天上帝,不可能再升级,遂决定对真武的祭祀搞得更为隆重:于京城东北方“并武当山重建庙宇。两京岁时朔望各遣官致祭,而武当山又专官督祀事”。在成祖上述宣传和举措的影响下,全国崇奉真武之风达到高潮,真武庙祀真正遍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