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朝,大理寺。
苏梦龙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感觉到心神不宁,他已经有些时间没有回去了,儿子已经去了西延山,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回报消息,这夜不能眠,今夜,又是无眠之夜。
想他从官多年,似乎这段时间才感觉到一些力不从心,毕竟年事已高,他很是有些想退隐的了,可皇恩浩荡,想他当初不过就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现如今却也是大理寺卿,这大理寺上上下下的事情那全部都是需要他来处理的。
大理寺虽说是京都的调查部门,可也免不得收到下面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的来信,地方一些事情也是需要大理寺去处理的,也并非就是处理京都的事情。
虽说大理寺不显山不显水的,可权力却是极大,上面就会管着皇族内部的一些事情,甚至一些纠纷,那都是大理寺会管着的,也能管得到,一般人可不敢想这种事情的。
要知道,这可是皇亲国戚的事情,谁脑袋那么硬的,可就是大理寺可以的,这是皇上的旨意,那既然如此,这皇室一些纠纷,比如皇亲国戚出来横行霸道的,老百姓告到大理寺,那大理寺就是要出面的了。
现如今,这皇权交替的极为诡异,苏梦龙当然知道这一点,可这种事情可就不是什么皇亲国戚横行霸道的事情了,也不是杀人放火那么简单的了。
没错,杀人放火跟这种事情比起来那就是啥也不是的,照理说,李元洪登基继位其实是顺水推舟的事情,苏梦龙是文官,应该是站在李元洪这边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整个朝廷上下这么多人,文官几乎是一边倒的站在李元洪这里。
但唯独是这个苏梦龙是例外的,因为他唯一效忠的就只有皇上一个人,皇帝老儿现如今还没死,否则早就传出皇帝驾崩的消息了,可皇帝老儿没死,照理说是不会传位给太子的。
这事情一眼看过去就是不对劲的了,因此,苏梦龙暂时有些为难了,这现如今到底是听皇帝老儿的呢,还是听李元洪的呢?理论上,他是只能效忠一个皇上的,但皇帝老儿没死,他就还得效忠皇帝老儿。
大理寺说是文官当权,可手底下也是有武力的,侍卫也不少的,毕竟有些要去找那些皇亲国戚的麻烦,那也是需要一点武力的,难不成他苏梦龙还跑过去跟人吵架,那就能够将人拿下的吗?
那断无可能的事情的!
因此,苏梦龙眼下就是纠结这个事情的,再看看当下这朝局时事十分乱糟糟的,他也是心如乱麻,这是一个事情。
除此外,西延山那边传来异样的消息,大理寺可不仅管着皇亲国戚的这些国法执行,还管着下面的事情,尤其是一些诡异的,不着边际的事情,说简单点,那就是牛鬼蛇神的事情,大理寺都是要管一管的,要不说这大理寺很忙,里里外外的,一大堆人忙进忙出的,实在是事务太多了。
朝廷有很多衙门,各种衙门都有各自的功能,但整个朝廷上下就没有哪一个衙门跟大理寺这样的,啥都基本要管一下的,包括御史派遣的事情,也是归大理寺管辖的。
可大理寺官位不高的,苏梦龙也就是四品,算不上什么牌面,哪怕是随便来个知府都是跟他差不多可以平起平坐的,有些知府甚至还是三品的大员。
因此,这大理寺做起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遇到一些不开窍的,还以为仗着官位高就可以藐视苏梦龙的,那绝对不知道死活,苏梦龙手里有圣上的谕旨,直接可以抓人,回头再上奏都不迟。
而且苏梦龙不需要经过六部的同意就可以决定一些事情,比如他可以派御史直接干预地方官员的调任,他觉得不合适的,他可以直接否决,等于是地方官员的考核都是需要大理寺审核。
吏部虽说是可以调派官员,可最后这审核权就是在苏梦龙手里的,因此,苏梦龙这个位置也是不知道多少人眼馋的位置,这可是肥差啊,除此外,什么赈灾的,什么国库的钱,全部都是需要大理寺审核过关才可以的。
大理寺就是皇上手里一柄利剑,跟锦衣卫差不多,只不过锦衣卫是负责各种暗杀等等事情,见不得光的,替皇上做些黑暗的事情的,可大理寺不一样,大理寺是明着的,那就是谁都知道这是皇上的利剑,谁真敢得罪?
只不过有些官员是不太开窍的,就是觉得自个官位高,靠山大,他们也不想想,苏梦龙连皇族的人都敢抓,那还怕他们这些人啊。
苏梦龙可也是斩过皇室的人,虽说只是一个王爷的亲戚,但也是威慑到了整个朝局的,因为苏梦龙既然可以斩这个亲戚,那就可以斩任何人,除了皇上,他就没有什么人砍不掉脑袋的。
这就是苏梦龙的手里权力,这权力不可谓不大啊,但越是这么大的权力,他就越是站在风口浪尖,时常也是遭遇各种暗杀,他就干脆待在大理寺里面,基本也很少回去。
至于他儿子,也几乎是不在家为主,家里也没什么人,妻儿老小的,全部都在大理寺,大理寺那是侍卫众多的,而且戒备极为森严,寻常人等几乎是进不来的,有什么事情就外面击鼓喊冤便是了,根本就不需要进来的。
因此,大理寺之中,那还是算太平的,也没人敢擅自闯进来的,要知道,这大理寺等同于皇上的地盘,谁敢闯进来那就等同于造反。
可眼下时局不一样了,李元洪登基继位了,因此,这大理寺理论上来说就是李元洪的地盘了。
苏梦龙对此就颇为烦恼,他本来应该是是参与到皇族权力交替的事务之中的,因为他是直接对皇上负责的,皇上应该是会将他叫过去说这个事情才对。
以皇上的品性,苏梦龙是非常清楚的,就是会把事情交代清楚的,可眼下就没有任何动静,也没有什么圣旨下来,这就根本不符合皇帝老儿的作风,那他怎么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他知道这种情况,那李元洪难道不知道吗?那监国大学士难道不知道吗?别的不说,这太子太傅可不是吃素的,那是极为厉害的,苏梦龙对此人也是极为忌惮的。
当年苏梦龙本打算抓下李元洪,因为李元洪胡作非为,在闹市打死人了,虽说是手下的人打死的,但那也是不行的,也是要接受大理寺的调查的,可李元洪是什么人,那可是太子,太子可是仅仅除了皇帝老儿之外最有权势的人了。
当时大理寺接到报案之后,马上派人赶过去了,苏梦龙也亲自过去的,因为涉及太子的事情,他可不敢大意,可来到后他发现,太子李元洪早就走了,就剩下地上一个死人。
苏梦龙回来后,马上就奏请皇帝老儿,这是打算抓李元洪来审问的,皇帝老儿也是震怒,直接下旨让他彻底去调查此事,苏梦龙就马上去调查了,然后就去准备叫太子过来问话了。
可太子理都不理他的,他就只能带着人去太子府了,到了太子府,他就直接吃了闭门羹,甚至到后面太子府的下人还很不耐烦的直接派人动手赶走他们了。
此事苏梦龙印象极为深刻,太子府养了一大群的家丁,那可不是容易对付的,后面他也是气到,他也是带了大理寺一大堆的侍卫过去了,双方就直接对峙上了。
李元洪也可算是出来了,因为他知道这事情是皇上允许的,是他父皇派苏梦龙来的,他如果再闹下去,那父皇也不会饶了他的,因此,他就出来了。
苏梦龙就请李元洪回去配合调查, 李元洪也很好说话,也去了,那么双方就来到了大理寺了。
因为涉及太子的事情,太子太傅也来了,除此外,还有国师也来了,这简直跟会审似的了,苏梦龙没啥品级,国师可是一品大员,他直接坐上了大位,然后很嚣张的就让苏梦龙一边候着,这一下,大理寺的侍卫可不乐意了,这国师分明就是来搞事情的,这可就是反客为主的了,如此嚣张跋扈,那还了得。
但国师根本不在乎,他可是真儿吧唧的皇亲国戚,而且位高权重,这京都一亩三分地的,还真没有什么人放在他眼里的,整个朝廷,也就是皇帝老儿可以管得住他的了。
太子都不行的,虽说他是站在太子这边,也是太子舅舅,但他倒也是不敢管着太子,太子出事,他当舅舅的自然是第一时间就赶过来的。
不过苏梦龙倒也无所谓,这国师要坐大位就让他坐吧,无所谓的了,反正一会儿人证物证的上来了,那还看他们如何狡辩了,虽说是太子手底下的人闹出的人命,可太子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那多多少少都是要受些责罚的,其实这事情在苏梦龙看来,那就是皇帝老儿委托他来给太子一个教训的,皇帝老儿不好出手,因为这有些让外面的老百姓说闲话的嫌疑的,说他是太子的父皇,怎么处理都可能让人会说闲话的。
这可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别说是寻常人,那就是皇帝也是一样的,这天底下悠悠众口的,那一旦说起来,传出去,皇帝老儿就觉得不高兴,这平白无故给人扣上一个昏君的帽子的话,那换谁都不乐意的。
既然如此,大理寺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而这个事情其实没什么大事,至少对太子来说是没什么大事的,反正到时候做做样子,将那下人处置了,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然后赔偿一点钱就可以了。
那老百姓就不会多说什么了,因为这都大理寺出面了,还惩罚了太子了,那老百姓反而会觉得皇帝老儿那是公正无比的,那绝对就是明君的。
但事情不是这样。
苏梦龙记得很清楚,他当时其实就是走走过场的,带着那么多侍卫去太子府,也是迫不得已的,他当然知道这个事情也算不得是太子如何肆意妄为,他知道的,这府内一些下人是有些小人得志的,以为是太子府的下人了,那就看谁都趾高气昂的,甚至经常胡作非为的,这在京都到处都是这种事情的。
别说太子府了,哪怕是一般的官员府内的下人,那大多也是如此的,这就是正常的事情,在京都这种地府,官员多了,有权势的也多了,皇亲国戚还一大堆的。
要不是京都繁华,要不是京都能挣钱,那老百姓才不想到这里来给这帮人欺压的,可现实就是这里就是能挣钱,这里活的比乡下好得多,那大家自然就要来。
当然,有大理寺在,还有皇上在,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还算老实了,只不过暗地里做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大多数情况,大理寺也好,皇上也好,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这天下江山打下来,还还不是为了给这帮皇室的人享受的吗?
难道说真的让子孙老老实实的替老百姓着想的?那几乎就是天大的笑话了,所谓爱民如子,那也是老百姓是儿子孙子啊,不可能老百姓是爹吧。
因此,皇室历来都是这般想法的,苏梦龙当然清楚,苏梦龙要的不是说老百姓真的可以钳制皇亲国戚,他是要维护朝廷的安稳,说难听点,他其实就是朝廷的鹰犬,根本上,他的利益跟太子是差不多一样的,都是为了大燕朝江山社稷着想的。
“不过,你不配啊!”
这是太子太傅说的话,苏梦龙记忆犹新,当时就是这句话,一下让他意识到太子太傅是什么人。
当时打算询问太子关于闹事死人的事情,太子根本不吭声,而国师直接把持审理的大权,基本上将证人叫过来一顿呵斥,然后动辄就是杖责,这哪里受得了。
苏梦龙肯定不乐意了,他就站出来要说话,可太子太傅就说话了。
“大理寺卿,你的心意,我是明白的。”
这是第一句,太子太傅话不多,可他开口了,大家都安静下来。
“但皇上什么意思,你怕是不明白。”
这是太子太傅第二句。
“要我说嘛,你一片赤胆忠心,倒也是很好的。”
这是第三句,夸赞苏梦龙的。
“不过,你不配啊!”
“你就是一条狗而已!”
这是太子太傅最后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