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莱郡附近西侧一百多里的海岸边,初冬的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呼啸着掠过峡湾。
这是一处极为隐蔽的所在,三面环绕着高耸的断崖,崖壁陡峭如刀削,仿佛天然的屏障,将这片峡湾与外界隔绝开来。峡湾内,一块面积不小的平地被群山环抱,地势险峻,若非熟悉地形之人,绝难发现此处。
这是管亥当年与一位好友游玩时无意间发现的,由于地势独特,也就记下了。
管亥站在峡湾边缘的一块巨石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海面。他身形魁梧,一身粗布短打迎接着呼啸的寒风,后背背着他那把硕大的扑刀,刀鞘上斑驳的痕迹显示出它曾经历过无数厮杀。眉宇间依稀可见透着一股悍勇之气,但此刻,他的神情却显得有些焦躁。
“渠帅,船队还没到吗?”一名心腹走上前来,低声问道。
管亥摇了摇头,目光依旧紧盯着海天相接之处,沉声道:“再等等,主人应该不会欺瞒我,远航危险大,有些时间误差是正常的。”
一个多月前,管亥接到陈星宇快马传递的密信,协商好会合地址交给传令人带回给陈星宇。七天前,就带着一千多名心腹悄然来到此处,为的就是迎接陈星宇的帆船队。他们在这片峡湾内搭建了简易的营地,储备了些粮食和淡水,甚至还搭建了简易的寨墙。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船队到来。
然而,等待总是令人心焦。海面上风平浪静,偶尔有几只海鸟掠过,发出几声凄厉的鸣叫,仿佛在嘲弄他们的焦急。管亥的心腹们也开始有些不安,低声议论着船队是否会如期而至。
“渠帅,您说这船队会不会在航行中出了什么事?”另一名心腹提询问。
管亥摆了摆手,语气坚定:“不可能,主人乃是有大本事,大神通之人,怎么可能出事。我们只需耐心等待即可。”
正说着,远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抹模糊的影子。管亥眯起眼睛,仔细望去,只见那影子逐渐清晰,竟是一艘帆船的轮廓。紧接着,第二艘、第三艘……一支庞大的船队缓缓出现在海平面上,船影如龙,见首不见尾。
“来了!”管亥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转身对心腹们大声下令:“快!准备接应船队!”
在管亥的命令下,一干还有点懒散的黄巾军立刻变成了受惊的兔子,开始各种忙碌准备起来。
一个多时辰后,船队缓缓驶入峡湾,收拢的船帆在风中猎猎作响,船身与海浪碰撞,发出低沉的轰鸣。陈星宇站在为首的帆船甲板上,神情中带着一丝疲惫。他身旁的郭嘉则依旧从容,拿着那从不离手的笔记本,目光扫过峡湾的地形,微微点头。
“念中,此处地势险峻,确是藏身的好地方。”郭嘉低声说道。
陈星宇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岸边的管亥身上,嘴角微微上扬:“管亥果然没让我们失望。”
船队靠岸后,管亥带着心腹们迅速上前,协助船上的人员登陆。一万多名迁徙者从帆船、船壳和木筏上陆续走下,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峡湾内顿时热闹起来,人声鼎沸,脚步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片繁忙的集市。
“主人,郭先生,辛苦了!”管亥大步走上前,拱手行礼。
陈星宇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多亏你提前准备,否则我们还真不知该如何安置这么多人。”
郭嘉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四周,淡淡道:“此处地势险要,确是易守难攻之地。不过,我们还需尽快安排人员卸下物资,防止受潮腐烂。”
管亥点头称是,随即转身指挥心腹们协助迁徙者安顿同时从木筏上卸下一箱箱物资。峡湾内的平地上,早已搭建好了简易的帐篷和棚屋,虽然简陋,但足以遮风挡雨。迁徙者们被分批安置,粮食和淡水也被迅速分发下去。
然而,一万多人的登陆并非易事。船队带来的物资堆积如山,需要逐一搬运上岸。
管亥的心腹们忙得不可开交,有的负责搬运粮食,有的负责搭建临时仓库,赵云指挥战兵负责维持秩序。尽管人手不足,但管亥的指挥下却有条不紊,整个登陆过程虽忙碌却井然有序。一直注意观察的陈星宇和郭嘉对视一眼,露出了会心一笑,这管亥果然有几把刷子。
夕阳西下,海面上泛起一片金色的波光。峡湾内的忙碌渐渐平息,迁徙者们陆续安顿下来,篝火在营地中点燃,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
管亥站在营地中央,望着眼前的一切,长舒了一口气。尽管疲惫不堪,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总算没辜负主人的嘱托。
陈星宇和赵云、郭嘉走到管亥身旁,四人并肩而立,望着渐渐暗下的天空。
“管亥,多亏有你,否则我们真不知该如何是好。”陈星宇由衷地说道,对于有能力的人,夸赞也是一种激励和拉拢的手段。
管亥摆了摆手,笑道:“主人吩咐,管亥自当全力完成。”
夜幕降临,峡湾内一片宁静。篝火旁,迁徙者们围坐在一起,低声交谈着,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陈星宇和郭嘉管亥则站在营地边缘,望着远处的海面,就像是黎明前的黑暗,虽然一片漆黑,可是即将迎来光明。
夜色中,四人的身影被篝火拉得修长,陈星宇站在中间,身上不自觉散发出的自信,就像是燃灯的灯塔,指引着这一万多人的未来。
不管陈星宇如何低调,带着现代文明的认知让陈星宇不管是处理事务,还是对事情的看法总会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就像是黑夜里的夜明珠,怎么藏都藏不住。
稍作休息一晚后,陈星宇并没多做停留,第一批前往夷洲就是自己亲自带队,加上赵云和吴懿,以及一半战兵以及不少百姓。
北风呼啸,帆船在冬季墨绿色的海面上破浪前行,船帆鼓满,仿佛一只展翅的巨鹰,迅速逼近夷洲的海岸。
陈星宇站在船头,目光如炬,凝视着前方逐渐清晰的海岸线。他的心中既有对未来的谋划,也有一丝隐隐的忧虑。
夷洲现在虽是无主之地,但其中隐藏的战国遗民却不容小觑。他们虽彼此分成了十多个派系,彼此关系也并没那么融洽,可是随着自己强势入侵就难免不会发生什么改变。
“兄长,前方就是夷洲吗?”赵云走到他身旁,手中握着龙吟枪,目光深邃。
陈星宇点了点头,沉声道:“登陆后,我们需尽快建立防御,安顿百姓。至于那些遗民……若能和平解决,自是最好;若不能,便只能以雷霆手段镇压。”
赵云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兵不刃血自是上策,但若有人冥顽不灵,云自然也会绝无手软。”
帆船靠岸后,位置离上次靠岸的地方偏差了不少,陈星宇立即下令赵云带领战兵建立防御工事。
与此同时,吴懿则负责安顿迁徙的百姓。他性格沉稳,办事细致,迅速将百姓们分批安置在临时搭建的营地中,并分配粮食和淡水。尽管条件简陋,但在他的指挥下,营地内秩序井然,百姓们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
陈星宇站在高处,俯瞰着忙碌的营地,心中暗自盘算。他知道,要想在夷洲站稳脚跟,必须尽快解决那些遗民的问题。如果能掌握收编遗民,不但人口可以暴涨四五万,还给齐心合力消灭龟缩在中央山脉的山夷带来了有利条件。
“兄长,你打算如何行动?”赵云走到他身旁,低声问道,双眼满是战意。
陈星宇沉吟片刻,缓缓道:“我想先派人与之前那个老者聚集地的管理者接触,试探他们的态度。若能以利诱之,或许能兵不刃血地解决问题。”
赵云点了点头:“此计可行。不过,需派一个能言善辩之人前去,方能事半功倍。”
陈星宇微微一笑,目光落在远处正在忙碌的吴懿身上:“吴懿性格沉稳,口才亦佳,正是最佳人选。”
第二日,吴懿前往聚集区,在老者的引荐下,吴懿发现聚集区的头领并不是一个,反而是分成了几派,对于陈星宇收编的意见也是分裂严重。
年轻人带领一部分激进派,坚决反对与陈星宇合作,甚至扬言要发动攻击。
年长的一派相对温和,觉的能被王师收编招安也挺好,只是这好处和利益还得再谈谈。
吴懿费尽口舌协商了大半天,无功而返,只好有点失望的回到了临死营地。
陈星宇得知消息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丝毫不感觉意外,人生在世,不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利吗。看向一边的赵云沉声道。
“子龙,既然他们有挑头的,执意找死,那就麻烦子龙成全他们。记住,要么不动,动就雷霆万钧,直接给我打怕,打服他们!”
在陈星宇看来,虽然遗民有叫的凶的,但是真实战意战力如何?陈星宇是认为不行的,要么就不会被野人般的山夷一直欺负了。
当夜,赵云挑选了一支最精锐战兵小队,突袭了聚集区。战斗在黑夜的掩护下动静并不大,赵云和战兵就像黑夜的死神,专门挑那些最豪华的木房里的人杀。
尽管也有几户遗民被惊醒,拼死抵抗,但在赵云战气外放的境界面前,一切如杀鸡般简单。那名反对,跳的最凶的年轻人最终被赵云一枪刺死,一夜之间,这个有接近一万人口的聚集区那些管理者和首领们都死光了。
陈星宇站在一个小土包上,眺望着黑漆漆的聚集地方向,心中并无半分喜悦。他转身对吴懿说道:“这些人本不必死,可惜他们选择了错误的道路。”
没想到吴懿竟然有着跟他这个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十分冷静的淡淡说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整体,牺牲在所难免,兄长不必自责。”
陈星宇长叹一声,收起长剑,目光坚定:“接下来,我们要尽快整合夷洲的资源,为未来的大业打下基础。子远,接下来你肩膀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