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得到消息后,马上安排人手,快马加鞭将太史慈送往后方,寻找神医安道全医治,
安顿好太史慈后,赵云全身披挂,手持亮银枪,翻身骑乘照夜玉狮子,领兵杀向黄巾营寨。
在向黄巾大营靠近的过程中,遍布营寨四周的黄巾斥候发现了赵云的军队,将消息飞速传报给了胡以晃和秦日纲。
秦日纲一听,暴跳如雷,猛地站起身来,破口大骂:“妈勒个巴子的,这赵云竟敢杀到咱们脸前来了。”
“今天要是不给他这小混蛋一点厉害尝尝,他还真以为能小瞧他秦爷爷!”
胡以晃为人性格谨慎,向来主张稳扎稳打,不愿轻易与装备精良的刘军硬碰硬。
也正因如此,太史慈亲自出面寻找黄巾营寨。
赵云的大军已然兵临城下,近在咫尺,他实在无计可施,无奈下令点兵,准备迎敌。
秦日纲进言道:“咱们的装备比不上汉狗,如今之计,唯有靠咱们人多势众,一鼓作气,全军直接压上去,兴许还有取胜的机会。”
胡以晃沉思片刻,觉得眼下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点头表示赞同。
说来也巧,赵云心中也是这般打算。在他看来,己方军队训练有素,历经百战,有着绝对的战力优势。
反观黄巾军,大多是刚刚组建不到半年的乌合之众,与刘备手下的百战精锐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只要能够短兵相接,凭借着己方将士的勇猛和精湛武艺,必定能够取胜。
通过与之前归降的黄巾将领交谈,赵云对胡以晃和秦日纲二人的性格、作战风格都有着充分的了解。
他知道这二人在阵法运用上并无高超之处,因此心中底气十足,决定直接发起冲锋。
一场遭遇战拉开帷幕。
平原空旷无垠,四周无险可守,双方都没有任何地形优势,这场战斗,成了装备、士兵训练程度以及将领指挥能力的纯粹较量。
狂风在平原上肆虐咆哮,扬起漫天沙尘。
刘军与黄巾军在沙尘中对峙而立,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大战一触即发。
赵云目光冷峻,扫视着整个战场。他抬手一挥,下达冲锋命令。
刹那间,五千士卒齐声呐喊,迅速朝着黄巾军冲了过去。
秦日纲一马当先,挥舞着手中的大刀,高声呼喊,率领着黄巾兵冲杀。
接到冲锋指令后,八千黄巾兵瞬间热血沸腾。
他们大多身着粗布麻衣,手持长枪、大刀等参差不齐的武器,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着悍勇与决然。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一时间,战场上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兵器碰撞声、痛苦的呻吟声交织成一片。鲜血飞溅,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秦日纲和胡以晃到底是太平天国中能征善战的优秀将领,尚未正式交手,赵云便敏锐地察觉到这支队伍与此前遇到的黄巾军有着天壤之别。
他们有着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显然已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绝非普通的流寇可比。
赵云心中暗自一惊,意识到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太平天国基本完成了对军队的训练与整合,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太平天国一旦形成完善的军事、政治体系,必将对东汉朝廷形成毁灭性的打击。
眼前这支留守在东莱的军队已然如此精锐,那长时间作战的徐州主力部队的战力只会更高。
赵云身为一军主帅,并未一味地冲杀深入敌阵,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对整个军队的指挥调度上。
秦日纲仗着己方人多势众,指挥着黄巾军如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地涌来,试图凭借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冲散刘军的紧密阵型。
赵云立马阵前,目光如炬,冷静而敏锐地扫视着整个战场局势。他很快发现敌军的右翼稍显松散,出现了一丝破绽。
赵云当机立断,大声下令:“张武,率一千长枪兵直插敌军右翼,给我狠狠打乱他们的阵脚!”
张武,历史上是朱棣手下的一员大将,早年担任燕山右护卫百户,为人勇猛豁达,胆气过人。
在靖难之役时,他跟随朱棣先后攻克蓟州、雄县、鄚州等地,在真定之战中,与众将合力击败耿炳文。
如今,他成为了赵云的得力助手。
放在全史不是什么厉害人物,但乱入也不是只乱入厉害人物。
相对平凡的角色也会登场。
接到赵云的命令后,张武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大声领命,迅速集结起一千长枪兵,向着黄巾军的右翼冲去。
与此同时,赵云又转头对身旁的旗手喊道:“快,挥动青色令旗,让左翼弓弩手准备掩护!”
左翼的弓弩手们张弓搭箭,箭雨如蝗般飞向敌军。
胡以晃看到这一幕,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心中暗自叫苦:“这赵云好生难缠!”
他急忙下令让秦日纲去抵挡张武的进攻,务必稳住右翼防线。
然而,张武率领的长枪兵在敌阵中左突右刺,搅得黄巾军右翼一片混乱。秦日纲虽然拼尽全力抵挡,但始终难以阻挡张武的攻势。
渤海一战中,赵云因指挥失误受到刘备的严厉训斥。
自那以后,他痛定思痛,虚心向刘备、陈庆之学习,日夜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
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赵云的统帅能力大有长进,早已今非昔比。
此时,见黄巾军左翼被己方弓弩手压制,右翼又被张武死死拖住,赵云意识到:此时正是发起总攻的绝佳时机。
他大喝一声,犹如猛虎下山,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手中的长枪舞动如飞,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无人能挡,硬生生地杀出一条血路。
胡以晃见状,心中大急。如果再任由赵云这样肆意冲杀下去,自己的中军就要被赵云彻底冲散。
他咬咬牙,举起手中的大刀,大声招呼身边的士卒,喊道:“随我冲锋,一起拿下赵云!”
在他的鼓舞下,士卒们一拥而上,试图将赵云团团围住。
胡以晃亲自上阵,与赵云缠斗。几个回合下来,胡以晃便感觉自己渐渐力不从心,打得险象环生。
他心中焦急万分,暗自想着:“秦日纲,你可得快点解决张武啊!”
只可惜,胡以晃的期望注定要落空。张武跟着朱棣打靖难之役,还因功被封爵,死后更是被追赠为国公。
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猛将,即便在历史长河中不算出名,但本事却毋庸置疑。
胡以晃抽空回头望去,惊恐地发现秦日纲已经被张武斩于马下。
胡以晃心中一沉,顿感大势已去。
赵云一枪逼退胡以晃和他的手下,冷哼一声:“汝军败局已定,下马受缚,我饶你不死!”
胡以晃看着张武成功击溃了己方右翼,左翼毫无进展,而自己的中军更是被赵云冲得七零八落,如同被捅破的蜂窝。在他心中,名为绝望的情绪蔓延开来。
但胡以晃也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他大喝一声:“大丈夫死则死矣,焉能投敌!”说罢,竟主动将脑袋扎向赵云的枪尖,自杀身亡。
胡以晃、秦日纲两位主将身死,黄巾军顿时军心大乱,兵败如山倒。剩下的黄巾兵们,要么四处逃窜,要么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赵云长舒一口气,命张武带领士兵打扫战场,收集战利品,救治伤员。同时,他亲自写下捷报,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大营,向刘备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