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梁在旁边听得出了一身冷汗,他预感到了事情的不妙。
那两个男人走到院子里,然后进了屋,又咣当一声把屋门关上。
齐梁心急如焚,这时他看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正背着书包去上学,齐梁悄悄的跟着他走了一段路,向小孩子打听,“小同学,问你个事。”
小孩子停下脚步,好奇的打量着齐梁,“咦,外乡人吧?”
看来这个寨子里,从大人到小孩对外乡人都敏感。
“是的,外乡人,小朋友,上学时老师有没有教你们,说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小孩子点点头。齐梁接着问,“那叔叔问你,你们寨子里有没有来过一个漂亮阿姨?”
小孩子用警惕的眼光打量着齐梁,说了句没有。
“你说谎,不是个好孩子。”
“不,我是好孩子,我不说谎,叔叔,告诉你吧!我们村里来了一个漂亮阿姨,现在是村长的侄媳妇呢!”说完后,小孩子蹦蹦跳跳的上学去了,齐梁愣在了原地。
很快,反应过来的齐梁知道,如果那个女人真的是楼红英,那么现在很有可能她不是自由的,而且碰到了大麻烦。
现在不能轻举妄动,免得打草惊蛇。齐梁又重新返回村长家的院子外面,院子里有人,大约有三四个,是有大事发生的样子,每个人的脸上神情略显紧张。
齐梁现在只想看看那个女人是不是楼红英。
可他盯了半天,依然没看到那个女人的影子。齐梁看了看手表,现在是早上八点十分;已经在村长家门外守了一小时,再守下去就会被村民发现,他决定先撤离。
他转身离开时,听到院子有女人的声音,很大,“哥,哥,她要去茅房,让不让去?”
院子里的男人说去吧,一定要看好。齐梁顿时警觉又紧张起来,过了两分钟后,三个女人架着一个人从屋子里出来,这个人头上蒙着一块红布,看不清脸,但是看身形,齐梁觉得就是楼红英。
正当他准备仔细看看时,突然传来一阵咳嗽声,路上来人了。为了避免暴露,齐梁迅速的离开了,他直接去了乡镇派出所,举报说寨子里有人拐卖妇女。
齐梁满怀希望来到派出所,接待他的民警漫不经心地记录着。齐梁着急地强调情况紧急,民警却只是敷衍地说知道了,会派人去查看。
可是,一天过去了,齐梁在寨子山下等,帽子叔叔一点动静都没有;他再次跑到派出所希望去解救,帽子叔叔说,“你有证据吗?如果没有证据就别乱报假案,”然还还说一些人手不够忙不过来之类的话搪塞。
齐梁生气又无助,他知道只能靠自己了。想了半天后想到了一个方法,他去县城批发市场,买了一些漂亮的发夹,纱巾等饰品进入了寨子。
这些东西女孩子喜欢,可能会套出什么线索来。
他一边佯装一边推销,一边悄悄观察地形,先找好逃跑的路,再去解救楼红英。
齐梁背着一个包,手里拿着粉红色的发夹和头花叫卖着,“大姑娘小媳妇们,都过来看看哈,头花发夹便宜卖了。”他这一喊,顿时吸引了不少人过来,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女孩。
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山寨里,姑娘们很少去县城,就连乡镇都很少去。所以看到齐梁手里的头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大家纷纷围过来,齐梁一边给女孩子们展示发夹和头花,一边观察着每个人的神情和举动。
他故意拿出一个粉红色的发夹说:“这个发夹最适合那种长得漂亮的姐姐戴了,咱们村有这样好看的姐姐吗?”
女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起来,其中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说:“当然有啦,村长侄媳妇就长得好看,就是天天哭,整天被关着。”
齐梁心中一动,接着问:“那她在哪里呀?我要是卖给她这好看的发夹,估计她就不哭了。”
那小姑娘看了看齐梁,欲言又止。旁边另一个年长些的妇女拉了一下姑娘的衣角,说道:“外乡人的事,少说话别给自己添麻烦。”
女孩子们叽叽喳喳的挑头花,问多少钱?齐梁说有一块的,有两块的,看你要哪一种,他尽量的表现出专业一点,不让人起疑心。
这么便宜的东西,她们还是觉得太贵了,只是看看,那期待又失落的眼神让齐梁心痛,这里实在是太穷了。
齐梁准备免费送她们一个,可就在这时突然一个中年妇女走过来呵斥道:“都围在这里干啥,赶紧散了。”女孩子们一哄而散。
然后这个中年妇女用警觉的眼神打量着齐梁,前前后后,看得他心里直发毛。
“外乡人,来这里干啥?”中年妇女问道。
“来卖点小东西,混口饭吃。”
“你骗谁呢!跑到我们这穷地方卖东西?我看你是别有企图,快说,来干啥的。”
中年妇女语气霸道高傲无礼,齐梁断定这个女人在村里的地位不低,不然刚才那帮小姑娘也不会怕她。
“大姐,我真的是来讨饭的,听说这里上街不方便,觉得是个商机,谁知大家都只看不买。”齐梁哭丧着脸说,“大姐,您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买一个吧,我都一天没吃饭了。”
看他那个可怜样,中年女人放松了警惕,脸色柔和了一些,她翻了一下齐梁的布包,挑了两个发夹,给了齐梁五块钱说不用找了。
齐梁赶紧溜须拍马,“大姐,我一看您气质就不俗,好眼光,您一定是村里的干部吧?”
中年女人不好意思的捂着嘴笑,说你这个小伙子还挺会看人的,我就是这个村的妇女主任。
齐梁眼睛一亮,计上心来。
他满脸堆笑地说:“原来妇女主任啊,您真是菩萨心肠。您看咱村子里有没有哪家需要帮忙的?我可以干点杂活换口饭吃,卖这玩意也赚不了几毛钱。”
妇女主任被夸的美上了天,想了想说:“寨子西边头老韩家盖房子缺人手,你可以去试试,不给钱,但管饭,能吃饱。”齐梁谢过后便往村东走去。
到了老韩家,齐梁卖力干活,很快就赢得了韩家老小的信任,再加上长得又帅,韩家闺女可愿找他说话了,闲聊间,他装作不经意地提起村长侄媳妇。
老李叹了口气说:“那姑娘怪可怜的,被拐来还不听话,整天闹着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