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 张北玄肯定了这一计划:“估计今晚便是他们全力攻伐之时,关键就在于诱出藏匿中的敌人射手。”
“但他们又岂会轻易中招?” 铁牛表示怀疑。
张北玄回应道:“敌人习惯隐藏于林间作为掩护进行攻击,此时大概正在远处观察动静寻找机会出手。此类手段屡次得逞,料想不会错过这次战机。”
“也就是说我们要制造条件让其主动暴露目标然后给予致命打击或者将其击退。”铁牛分析道。
“没错。” 张北玄认同他的理解。
“明白了!”铁牛赞同此计策。
“各人按分配执行任务,务必做到令行禁止无差池。” 张北玄交待完事宜后便返回住处更换战袍准备亲自督导防守作战事宜。
宜都城墙周围布满了障碍物并且大量油料洒在其上燃烧产生的黑烟四处弥漫。
紧接着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雷电交加,
小雨转瞬变成了瓢泼大雨。
换装完毕之后张北玄再次出现于东北方向的一座高厚城门前。
这座门结构坚固宽度逾六尺厚度至少一丈有余,足以抵挡住任何试图强攻过来的马队冲锋。
“弓箭手准备好!” 张北玄下令。
十余名蓄势待发的士兵立刻搭箭弯弓锁定前方敌军。
“放箭!”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
一支支羽矢如同划破夜空流星疾驰而出直指敌群中央。
伴随着呼啸风声与雨水碰撞产生的声音,
无数尖啸着穿透空气直刺入地面或目标体内造成巨大伤亡,
惨叫声不断传来伴随而来的是众多失去平衡从马背跌落的人影。
“继续射击直至最后一刻!”张北玄再发指令。
早已潜伏多时的神箭手们迅速响应再次释放致命打击。
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凡是在有效射程内的目标皆逃不过无情飞矢的收割。
一个时辰过后,清军伤亡惨重,骑步两军损失均逾两千五百人。
“撤退,所有人都给我撤出城去。”
见到这般场景,清军主帅郭英雄内心愤怒至极,满是不甘地吼叫起来。
此次进攻宜都城,清军总共集结了两万人马,并配备了火炮和鸟铳。然而天公不作美,因暴雨原因这些武器全部无法使用,反而成了行军负担。如今初一接触,竟然就折损了超过两千五百士兵,无疑是重大损失,这中间朱元璋的作用不容小觑——每当看到清军攻势受阻之时,他便带领着精锐骑兵突袭反击。
刚开始,清军骑兵尚能与朱元璋等人对抗一二,但随着战事发展、人员伤亡加剧,他们也开始心生畏惧,最终只能选择后退。
命令传达下来,超过两千五百的清军士兵如惊弓之鸟般仓皇逃离,不敢停留片刻,纷纷向城外逃散。
“哼!”目送清军逃走的身影,朱元璋冷哼道:“吩咐下去,赶紧清理战场,修复防御工事,准备迎接明日的新一轮战斗。”
……
夜幕降临,次日拂晓时空气格外清新,微风轻拂面颊,在宜都城内,朱元璋与众白莲教领袖聚集于议事大厅中。
这里最有发言权的人物当属张北玄及朱元璋二人,其次是铁牛。
昨日仅一小时交手下来,尽管敌方阵亡者多达两千多,己方损失却不足二百,可以说是一场大胜仗。
“各位兄弟,今日之战我军已占据上风,掌握有利地形。只要今晚继续坚持下去,相信我们定能有效抵御敌人的下波进攻。”张北玄分析说。
在座者闻言皆点头赞同。这一役的确让人振奋,虽然对方骑术过人,但这群主要由汉人构成的骑兵缺乏协调作战能力,只知道一股脑猛攻,整体战斗力也略显逊色……
假设换作八旗军来袭的话,恐怕连抵挡的信心都会受到质疑。
“张先生,您看我们应该怎样调配人手以应对接下来的情况呢?”
思索了一番后,张北玄回答:“我们可以派遣部分力量主动出击牵制敌方,其余部队则留守城头坚守阵地。”
“留守的部分呢?”朱元璋接着问。
张北玄白了眼说:“自然是负责驻守城墙,难道你打算让他们也加入到外勤队伍里吗?要是真那么干了,谁知敌人会出动多少人手来迎击啊?”
张北玄深知如果贸然派兵出征,敌方势必趁虚而入加大对我方城池的压力;更何况其心中筹划的战术尚未成形,不宜轻易冒险行事。
“言之有理。”大家都认可他的观点。
确实不能轻率做出决定,万一陷入困境将非常棘手。
“今夜我想亲自率领百名战士突围骚扰敌人,剩余成员则固守城内待援。”随后张北玄补充说道,“只是此计划还需诸位支持配合。”
众将齐齐看向他,等待进一步指示。
“今晚行动时我们会分散开从西南方、西北方、西方正中心以及东北六个方位迂回绕行到达清军侧翼形成包围圈。”
“圆形包围圈?”大家略显困惑。
“不错。” 张北玄点头道,“尽管对手有骑兵优势,可当前条件下已经很难发挥出来;相比之下他们的陆军更为重要。我们只需要巧妙运用自然条件限制住对手行动路线,将其主力逐一分割消灭即可。届时即便敌前军全力反扑亦无碍大局。”
听罢此话,朱元璋等一致认为此计策甚为高明。
“关于城市防务方面,希望各位也能多多费心协力完成。”张北玄笑容温和地说。
“城墙上还有许多弓箭手帮忙,守住大门应当不成难题吧?”
“当然没问题。”众人表示同意。
“那太好了。长老,请问有什么具体要求么?”朱元璋兴奋地询问到……
张北玄平静地说:“朱长老,取下敌军将领的首级就交给你了。”
朱元璋闻言,心中大喜。
张北玄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既然这样,我这就离开,晚间还要去设置陷阱,希望能够更多地消灭清军。”
大家都点了点头,认可他的计划。清军骑兵溃散后,剩下的步兵必然也会跟着溃逃,若能在路上布置伏击,一定能击溃更多的敌人。
……
宜都城外,清军骑兵四散奔逃,前列的士兵慌乱不堪,纷纷仓皇而逃。
“冲锋吧,灭了他们!”
张北玄带着百余人冲出宜都城,沿着官道快速前进,同时高声呼喊。
“杀!”
他身后的战士齐声响应。
前方的清军听到背后的吼声,顿时惊慌失措,加快脚步逃离。
“停下,停止追逐。”看到这种情况,张北玄立即制止。
听令之下,队伍中的人都迅速停下,张北玄也拉住了缰绳。
“为什么不追了?”其中一个首领疑惑地问张北玄。
“我们此次行动的目的只是阻拦对方并消耗其弹药,并非直接与敌人决斗。”张北玄回答道。这支百人小队虽由当地招募而来且多是年轻人,但毕竟不是职业军人,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未必能够胜过清军或清朝的马队,陷入缠斗只会让自己处于险境之中。
只要能够拖住敌军前锋,就能逼迫清军分散兵力,到时候便可以率领白莲教主力从侧翼发起攻击,一举击败对手。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郭英雄部队受到了牵制。不久,随着新一轮进攻号令从宜都市内响起,朱元璋率领城内精英部队将郭英雄及其军队层层包围,展开激烈厮杀。
意识到局势不妙后,郭英雄急忙下令撤退,却听到一声咆哮——朱元璋正朝他直奔过来。
“贼人休走!”
愤怒之下,两军之间随即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单挑。
两人均为格斗高手,一位手持长枪,另一位则使用刀械,短时间内已经交换了多次攻防。
就在这个关头,一名贴身侍卫对郭英雄发出警告。
“怎么了?”立刻警觉起来的郭英举目一望,发现自己的战马似乎因为惊吓过度而剧烈颤抖起来,试图把他从背上甩出去。
而且他还感到一股强烈的推力,使他无法稳住身体,最终还是摔了下来。
重重落地的声音响彻四周,全身上下顿感疼痛无比。
“可恶的家伙,力量真够大的。”
虽然伤得不轻,郭英雄仍奋力站起。只见周围密布着白莲教会的人士,这令他气愤不已。
此时,朱元璋亦翻身下马准备与之公平对决。
“那就来吧!”
面对挑衅,郭英雄并不畏惧,毕竟此刻已无路可退。
双方再度交锋。不过这一次却是朱元璋占据了优势,一脚踢中郭英雄胸口,后者连退数步、脸色苍白。
“你输了。”
朱元璋冷笑着说道,“不得不承认你的武艺的确出色,遗憾的是遇到了更强劲的对手。”
不甘失败的郭英雄又挥舞着手中大剑向前猛扑过去,然而朱元璋仅通过灵活移动便躲开了攻势。
“你的本领远不如我,”
说完这话的同时,朱某人轻易击飞了郭手中的武器并紧接着用拳击打到了对方胸部,致使吐血倒地。
一时间,场面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