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宋大宝都在给徐耀和赵导二人讲述着赵老师的辉煌历史,从早年的相声表演到后来的小品创作,赵老师几乎见证了小品艺术的发展历程。
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深入人心,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的经典。
徐耀也是不断点头,知道之前春晚的很多经典作品都是由赵老师主演,春晚之前的辉煌离开他的付出与贡献。
终于,车辆停在了一座看似普通却充满艺术气息的小院前。
下了车,迎面而来的是东北特有的凛冽寒风,但这份寒冷并未能阻挡两人的热情。
小院虽不起眼,但墙上的照片和荣誉证书却无声地诉说着赵老师的辉煌成就。
徐耀和赵导敲响了门,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开门的是赵老师的妻子,她热情地迎接了两人,并引导他们进入客厅。
赵老师此时正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一本旧相册,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
徐耀和赵导看到他手上的旧照片,正是他参加以前春晚的小品演出的合照。
见到徐耀和赵导,赵老师放下相册,起身迎接,语气中带着几分客气和疏离。
“赵导,徐耀,欢迎你们啊。快请坐。”赵老师的声音温和而有力,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和力。
赵导连忙介绍徐耀:“赵老师,这是徐耀,他写了一部非常精彩的小品剧本,我也是在看过之后,觉得只有您老出演最是合适,所以带着徐耀特地来请您出山。”
“是的,赵老师,我们一致觉得只有您出演,这是最合适的。”
徐耀恭敬地递上自己的剧本,心中忐忑不安。即便他现在的咖位不小,但在赵老师面前显然也完全不够看。
他知道,赵老师对作品的要求极高,能否打动他,全凭剧本的质量。
赵老师接过剧本,翻了翻封面,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但他并未立即打开阅读,而是先与两人寒暄了几句。
“赵导,你之前可没跟我说过是徐耀写的剧本,据我所知,徐耀是一名歌手吧?”
赵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打量着徐耀。
徐耀注意到,赵老师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的睿智,仿佛能洞察人心。
“赵老师,我知道您已经很久没有站上舞台了。但这部剧本,我真的觉得非常适合您。我相信,您的表演一定能将这个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徐耀诚恳地说。
赵老师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哦?是吗?那我倒要看看,这部剧本能不能让我这个老骨头重新燃起对舞台的渴望。”
说着,赵老师终于打开了剧本,一页页地翻阅起来。徐耀和赵导紧张地等待着。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只有赵老师翻动剧本的声音在客厅中回荡。
随着阅读的深入,赵老师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嘴角上扬,仿佛被剧本中的情节深深吸引。
徐耀注意到,赵老师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那是对好作品的渴望和认可。
终于,赵老师合上了剧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剧本的赞赏,也有对复出舞台的犹豫。
“徐耀啊,你这部剧本写得很好啊!情节紧凑,人物鲜明,语言幽默又不失深意。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不敢相信是一个歌手写出来的。但你也知道,我已经很久没有站上那个舞台了。现在的观众口味变了,我也不确定自己还能不能跟上时代。”
赵老师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和担忧。
徐耀闻言,心中一阵激动。他知道,赵老师的话已经表明了他对剧本的认可。接下来,就是要打消他的顾虑,让他重新燃起对舞台的渴望。
“赵老师,我理解您的担忧。但您也知道,艺术是永恒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中的真善美永远不会过时。您的表演风格独特,深入人心。我相信,只要您愿意出山,这部《卖拐》一定能成为春晚的一大亮点。”徐耀诚恳地说。
赵老师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徐耀的话。
其实还有一些话他没有说出口,前些年他自己是有作品准备上春晚的,结果被当时的总导演临时砍了,对他来说,这也是一个心结。
“赵老,其实您缺席春晚的这些年,不仅是观众,我们央台的很多工作人员都在怀念您,除此之外,当时的总导演陈文老师,其实也颇有些后悔......”
赵导出面解释着,赵老师的眼里闪过一丝怀疑:“真的假的?”
“肯定真的呀,要不然我打个电话过去?”
“算了,都过去了,就让他过去吧。”
赵老师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种坚定的光芒。
“好吧,徐耀。我愿意试试。但有一点我要说清楚,这部小品的质量必须过关,我还有些修改意见。我不能让观众失望,更不能让自己失望。”
赵老师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决绝和自信。
徐耀闻言,心中一阵狂喜。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说服了赵老师。
接下来的整个下午,赵老师、徐耀和赵导一起对剧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修改。
他们逐字逐句地推敲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力求完美。
赵老师凭借自己丰富的表演经验,对剧本中的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塑造。
徐耀则从赵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表演和创作的精髓,他的剧本也在不断的打磨中变得更加成熟和深刻。
吃了晚饭以后,赵老师又拉着二人继续探讨和排练。
因为原定的两位演员不在,所以徐耀和赵导就配合赵老师搭戏。
随着排练的深入,赵老师逐渐找回了对舞台的热爱和自信。他的表演越来越自然流畅,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魅力。徐耀看着赵老师的表演,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不过这两天也只能先这样了,毕竟另外两名搭档没在,我能修改的都已经修改了.......”赵老师有些遗憾道。
“没事儿,我和另外范老师和高老师已经约好了,下周就在燕京相聚,到时候你们三位老师就可以一起见面,正式彩排了!”
赵导虽然很累,但架不住心情愉悦,精神头还是相当不错的。
就这样,在赵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徐耀和赵导一起对《卖拐》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和排练。
他们不断地调整剧本、优化表演、完善细节,只为在春晚的舞台上呈现出一部最完美的作品。
对徐耀来说,经过修改的版本比自己写的更具有生活气,更加自然,他也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而赵老师也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找回了对舞台的渴望和热爱,他期待着与全国观众一起分享这部充满智慧和幽默的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