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谁年轻的时候不冲动?”
李伯轻声说:“当年闹得满城皆知,很多人还记得呢!”
“那您快讲啊!”
儿子小张忍不住催促。
李伯心想绝不能让晚辈小看了去,便讲述起了他的往事。
他慢慢回忆着,开始叙说: “那也是在我青春岁月里发生的事,还没遇见你们的母亲,那时我走在人潮攒动的街上,准备送一些礼物给女方家庭。”
“突然,对面走来八个魁梧的男人,其中一个不小心撞到了我。
结果我为对方准备的五个鸡蛋被打碎了两个。”
“他们态度强硬,既不愿赔偿,也不道歉!”
“我自认为是个懂得礼义的人,不由自主地质问他们,一言不合就出言顶撞。”
“这几个家伙可不是善类,马上就要对我动粗。”
“我反应敏捷,趁着他们尚未完全出手,一脚踹倒那个撞到我的汉子,把他撂倒在地起不来,然后我趁乱跑了。”
“那八个人如 ** 一般在后面紧追不舍。”
“如果这里离我们住得近一点,我肯定会叫家里的人把他们修理一番。”
“但这终究是你逃跑吧,并不是战胜他们。”
小张失望地说道,他还期待父亲能有一场豪迈之战。
“听我说完!”
李伯不满被打断,继续道:”
我逃跑的路上看到一个清洁工人正在清理垃圾。
我毫不犹豫地拿过他的工具,舀起满满一勺污物朝他们泼去。”
小张已经对这结局感到麻木,心里直觉父亲是靠这种手段解决冲突。
李伯不管儿子的感受,兴高采烈地说: “你们不知道我当时有多么勇猛,一个人拿着粪勺追着八个大汉在街上狂奔,路上无人敢阻拦。”
“那种感觉太爽了,就像古书中描述的英雄般,七进七出长坂坡就是这种滋味吧!”
说完,李伯还有几分意犹未尽,想到现在自己已经是十孩子的父亲,不由得感慨万分: “年轻真好啊!”
故事虽精彩,孩子们却闻着异味不自觉地与老父亲保持了距离。
李伯不满道: “这是几十年前的事,气味早散了。”
但孩子才不信这一套,迅速离开,不想跟这个粪勺战神再有牵扯。
李伯无奈地摇头,没回家而是去了95号院子拜访老毕家。
他发现毕学文一家生活窘迫,房屋狭窄无比,于是主动提出: ”
要不在旁边97号院子里腾出来几间房间,可以借给你们免费住上几年。
“
李伯还说: ”
等你们家的孩子大了不用照顾后,正好可以直接搬进新房子成家立业。”
毕家人感激涕零: “李先生真是活菩萨,真是太感谢了。”
李伯不习惯如此的热情,“小事一件。”
接着李伯又走访了黄姓和徐姓两家,分别提议先让他们试住几个月,若满意的话以后再讨论租金问题。
这些举动让邻居们心存感激,觉得他是真心帮助。
恰巧遇到了老阎和刘三嫂回来。
李伯心里转着念:老阎这个人虽然占点便宜,不过他做事频繁,也挺招人烦。
李伯上前搭话:“闫哥,刚刚出去散步了?”
“哦……刚走完回来。”
老阎现在最怕看到李伯,毕竟快要交房租了,房价一直攀升,连带房租一起上涨。
他储蓄的速度跟不上房市的变化,赎回自家房产成了梦想。
欠条什么的根本不算啥了。
李伯笑着说: “有好事分享给您,要不要听听?”
一听有“好事”
,老阎本能提防起来:“什么事呀?”
李伯走近一步,笑眯眯地解释。
李大海已经习以为常,仿佛什么都没有看见,继续说道:“张老哥啊,你可是我家的老租户了,我这次打算给你个福利,要不要?”
“你先说是什么福利,我再决定要不要。”
赵张明早就学会了防范,与李大海交谈从不留半点漏洞。
“你把我当成什么样的人了?你自己想一想,我什么时候故意为难过你?”
然而赵张明没有立刻回答,心里面却在嘀咕:哪次你又没刁难过我?
如果李大海知道了对方的想法,肯定要叫屈。
每次都是对方挑衅在先,他只是反应而已。
锁门那次当然不能算,那是一时疏忽罢了。
“其实呢,我在旁边有两套房子,想找人出租。”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先免费试住一间三个月,房租打五折。”
“不了,我这房子都够住的,不需要再花钱租新房。”
赵张明想了好久,并不是没想到中间可以赚差价的机会,但想到和李大海打交道可能的风险,他还是决定放弃。
李大海早有预料,自信地说:“我的意思是,在这段期间,你现在这套房子房租减半,另一套让你免费住!”
“那就多谢大哥!”
赵张明几乎没有犹豫,利益如此诱人,即便冒些风险也值得一试。
他在琢磨,可以把现在住的三间房子租出去,他和老婆住一套小房子,这样的话不仅省钱还赚钱。
就是这个院子有点不好租出去,必须想出一个好办法!
李大海多半猜到了赵张明的想法,但他并未阻止。
如果真能找到外人来租房,也算是给院子里的住户带来福利。
不过为了确保他的计划进行顺利,他仍然告诫说:“试住的新房你必须自己住,否则我会取消你的优惠。”
“您放心,我会好好生活在这院子里!”
“你看何时搬家合适?后天之前吧,要是着急今天搬也可以。”
赵张明可不是傻瓜,结合这些日子的情况,加上以前41号院的例子,他已经隐隐猜到李大海在谋划什么事情——无非是让他们去97号院搞乱局。
这种事没人比住在95号院的人更熟练。
安排妥当后,李大海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等待看接下来的精彩好戏就好。
……
而同一时间,在97号院子,因为董爷爷和吴胜利及顺子谈判回来,院子里的人信守承诺为他们准备了一桌好酒菜在前院开吃。
宴席上推杯换盏之间,有人询问事件详情,一向喜欢表现的吴胜利立即开始描述自己的辉煌战果,顺带提及董爷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