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只剩一天了。那位民宿管家小伙说:“阿姨,有个地方您一定要去看看,特别奇特,只有我们贵阳有。那就是夜郎谷景区。”
那就go吧!二狗这天起个大早,倒了两趟车,来到了夜郎谷景区。门票20元。
夜郎谷景区的确是个十分奇特的地方。
夜郎谷夜郎谷,肯定又与那个夜郎古国有关。而说到夜郎谷,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一个土生土长的贵州本土艺术家:宋培伦。
宋培伦,1940年2月出生于贵州湄潭县,是中国艺术家,被誉为夜郎谷“谷主”。
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漫画《也是足球》获中国足球漫画金章奖,雕塑作品《面具脸谱》获第六届布拉格国际舞美展相关奖项。
他曾在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任教,1993年赴美参加锦绣中华建设活动,受印第安英雄“疯马”巨型雕塑启发,他1997年回国,在贵阳花溪流转300亩荒山,开始打造夜郎谷。
他以傩文化为基础,以他对夜郎古国文化的理解,充分发挥自我想象力,用20多年时间,将夜郎谷打造成充满奇幻色彩的艺术王国,诠释了对夜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这便是夜郎谷的由来。
夜郎谷位于贵阳市花溪区洛平村林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属喀斯特地貌。这里有石板房、木雕园、陶艺园、爱鸟园等特色景观。
峡谷内,用石头堆砌的石柱以及各种动物、人物造型的雕塑随处可见,这些雕塑以中国傩戏的脸谱、面具为蓝本,充满奇幻色彩。
在这样的景区里玩耍,二狗觉得仿佛回到了童年。一个艺术家,用20年时间,把这些石头塑造成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动物形象,成年人在这里找到了童心,回归了童年。
看着这些形形色色的雕塑,二狗如同看到了宋培伦这个老艺术家捧给游客的一颗栩栩如生的童心,分外感动。
既然这个景点与傩文化息息相关,那这里必定有傩戏。二狗打听了也等了半个小时,终于等来了傩戏。
傩(音挪)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等,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戏曲因素形成的贵州地方戏曲形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它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后发展为礼仪祀典,宋代前后受民间歌舞、戏剧影响衍变为傩戏。
唱傩戏演员都要戴上面具,不同面具代表不同神灵或鬼怪。其表演俗称“跳傩”,以锣鼓,与冲傩等宗教活动融合,演出一般分“开坛、开洞、闭坛”三阶段。
二狗就站在舞台边上,借助宣传册子,勉强听懂了在夜郎谷看的傩戏的意思,大概有半个小时,敲锣打鼓,热热闹闹,二狗看了一场地道的贵州戏曲,真是赚大发了。
第二天,二狗登上了飞往边疆省城的班机。为时20多天的贵州之旅,终于落下了帷幕。这一趟,二狗玩了很多着名的景点,对贵州这个西南省份有了比较深的了解,还结识了linda姐这样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感觉这趟贵州之旅,收获满满呀。
时光在继续,生活也在继续。二狗和妹妹三虎及小玉,也在努力向前,认真地过每一天。继续书写着自己独一份的人生故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