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晴天但是风很大 心情 下定决心不留情面
太子领兵上前线,
夷族象兵来支援。
象兵冲阵效果好,
既能杀伤又唬人。
两天过去了,虽说南宋的军队行军速度很慢还没有到达西林,但是我这边一直在为谁人挂帅这件事情而烦恼。
林墨现在事情繁杂不能抽身,谭新宇又不宜轻动,我更不可能因为这么一点事就御驾亲征。
原本我想从俞家兵和秦统两人之中选一个,但是最合适的秦统现在正帮着杨景武训练水师,也抽不开身。
我在御书房里有些烦闷的踱着步,随侍太监在门外用尖细的声音说道“太子求见。”
“宣”我的语气有些暴躁。
太监轻轻的推开门,戴寿宁一步跨过门槛走了进来“儿臣参见父皇。”
“何事啊?如果是政事,与你文海叔和法晨舅商量就好了啊。”我虽然表情很平淡,但是语气是真的不怎么好。
“父皇可是在为何人领兵而烦恼?”戴寿宁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问了出来。
“你有合适的人嘛?”我转身看向这个羽翼渐丰的儿子。
“儿臣想,目前只有儿臣去领兵是最合适的。”戴寿宁躬身说道。
也是啊,现在太子领兵是最合适的。一来,可以树立太子在军中的威望,为以后做一些铺垫;二来,也是稳固太子地位的一个方式。
“那这仗你准备怎么打?”我慢慢的走到御案前坐了下来。
“儿臣只需从四营中一共抽调四万兵马,在石城郡的罗平城驻扎,再有乌蛮族乌达的族兵配合,虽不说能打退宋军,但是不让宋军入境一步还是能做到的。”戴寿宁说的很实在,我知道没有虚言。
“但是我要的是以战换边境的长期安宁。做的到吗?”我转头看向墙上的地图。
“那就诱敌深入。让出罗平城,把决战之地选在罗平城以西的狭长平原上。只有这样才能杀伤宋军的有生力量。”戴寿宁看来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来的,刚才的话原来是在试探我,看来他真是成熟了。
“你也该去战场上立立威了。”我起身走到了戴寿宁的身边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儿臣还有一请。”戴寿宁恭敬的说道。
“哦?说来听听。”我疑惑的看向这个长子。
“儿臣想请父皇下旨,任命张孝祥为军师。张先生虽不懂军事,但是了解宋军内部情况,能给儿臣一些意见。”戴寿宁的这话让我眼前一亮。
先不说他这讨价还价的样子越来越像以前的我了,就是他看中张孝祥这一点就能看出来,他也知道什么是上兵伐谋了。
“好,朕这就下旨。你亲自去传旨吧。”我说罢便叫来了新任的侍中-楚启明。
五天后,太子戴寿宁已经领兵驻扎在了罗平城,而南宋的军队也刚刚入驻西林。
就在戴寿宁领兵出征后的第十天,戴寿宁和乌达分别上奏,包括保皇司高敬之也送来密信。三人送来的消息都是说的一个事情,百夷族首领多罗刀亲率五百象骑兵支援罗平。
收到这个消息后,我心里也是很开心的。毕竟多罗刀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大理国皇权的认可与臣服。
我也修书一封快马送至前线。内容也很简单,告诉戴寿宁放开了打,就算打到南宋境内也没有关系,目的还一样杀伤宋军的有生力量。
没过几日,前方军报便给我送来了前线的消息。尤其是保皇司传来的消息更是详细。让我的脑海里不断的浮现出画面:
太子戴寿宁身着锃亮的战甲,披着黑色的披风,威风凛凛地立于罗平城外的校场之上。他目光如鹰,扫视着麾下整装待发的大军,每一个士兵都士气高昂,眼神中透着对胜利的渴望。
随着一声清脆的号角声响起,大军开始缓缓开拔。队伍井然有序,军旗猎猎作响,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犹如一首雄浑的战歌。
戴寿宁骑在一匹高大的黑色战马上,稳稳地走在队伍前方,他的身姿挺拔,散发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威严。
经过数日的行军,大军抵达了西林城以西二十里的开阔地带。此时,宋军早已严阵以待,他们的阵营排列整齐,刀枪林立,盾牌如墙。
戴寿宁并未露出丝毫惧色,他冷静地观察着宋军的阵势,心中迅速盘算着破敌之策。
百夷族首领多罗刀,皮肤黝黑,身材魁梧,他头戴羽毛装饰的头盔,手持长刀,站在五百象骑兵之前。
这些象骑兵是他精心训练的精锐,大象体型庞大,身上披着厚重的护甲,象牙上绑着锋利的兵刃,犹如移动的战争堡垒。
“冲锋!”多罗刀一声怒吼,率先跨上一头巨象,挥舞着长刀,五百象骑兵如洪流般向着宋军阵营冲去。
大象的脚步声震得大地颤抖,它们长鼻挥舞,发出低沉的吼声,气势汹汹。
宋军士兵们看到这庞大的象群冲来,脸上露出了惊恐之色,但他们仍坚守阵地,准备迎战。
象骑兵很快冲入了宋军大阵之中,大象的冲击力瞬间撕开了宋军的防线。多罗刀在象背上挥舞着特制的长矛左劈右砍,宋军士兵纷纷倒下。象群所到之处,如犁庭扫穴,宋军的盾牌被撞飞,士兵被践踏,阵内一片混乱。
就在此时,戴寿宁一声令下,火器营迅速行动起来。士兵们熟练地搬运着竹雷,这竹雷是精心研制的火器,威力巨大,这次就是这个新火器第一次在战场上大展神威。
随着一声声巨响,竹雷在宋军阵营中爆炸,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宋军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得惊慌失措,不少人被炸得血肉横飞。
宋军将领在混乱中大声呼喊,试图重新组织防线,但在象骑兵的冲击和竹雷的轰炸下,他们的努力显得徒劳无功。
戴寿宁抓住战机,指挥着大军全面进攻。步兵们呐喊着冲向宋军,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搏斗。
战场上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一片混乱。宋军士兵们在我军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他们的防线逐渐崩溃。
戴寿宁骑着马在战场上穿梭,冷静地指挥着每一次进攻,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宋军终于抵挡不住我军的攻势,开始全线溃败。他们丢盔卸甲,四处逃窜。戴寿宁看着败退的宋军,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此战结束后,西林城以西二十里的战场上尸横遍野,宋军伤亡惨重。活着的士兵们心有余悸,对我军充满了恐惧,他们深知与这样强大的对手交战,几乎没有胜算。
又过了几天,前线传来军报,我军一路势如破竹几乎兵不血刃就攻占了西林、广南、富宁三城。
戴寿宁上书询问是否继续东进,而我的回复是将这新占领的三座城池划为广南郡,大军先原地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