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春光明媚 心情 物是人非
南宋遣使来索贡,
国库紧张不想给。
边境派兵来威慑,
这次要打疼南宋。
开朝后一个月,原本平稳的国事在一个消息传来后,变得有些晦暗起来。
礼部尚书李达文,最近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一是,入朝没有三年就已经是礼部尚书这样的高官了;二是,他为我写的起居录在刘文海的修改下入了国史。
而这一次他来觐见,带来的消息却不那么好。南宋将派遣使团来我大理王都,国书上也写的很明白我大理两年以来都未朝贡有藐视天朝上国的嫌疑。
这次派人来就是来索取岁贡的。
我让李达文正常安排接待,顺道下旨给张孝祥让他配合李达文。让我觉得意外的是张孝祥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这一日,南宋使团的车马浩浩荡荡地踏入了大理王都,那气势仿佛要将这王都的街巷都踏平。使团首领郑仲轩身着华丽锦袍,头戴镶玉官帽,在一众随从的簇拥下,骑在高头大马上,双眼微微眯起,扫视着周围的大理百姓,嘴角挂着一抹不屑的冷笑。
大理王都内,街道两旁人群熙攘,百姓们好奇地张望着这支来自远方的队伍。
郑仲轩却视他们如无物,扬了扬手中的马鞭,大声对身旁的随从说道:“这大理之地,终究是偏远小邦,比不得我大宋的繁华昌盛。”那声音故意抬高,便是想让周围的人都听到。
礼部尚书李达文早已率领一众官员在城门口等候多时。他身着一袭素色官服,面容沉稳,眼神中透着儒雅与睿智。
见南宋使团到来,李达文微微拱手,脸上带着礼节性的微笑,说道:“欢迎南宋使团远来,一路辛苦了。我等已备好接风宴,为诸位洗尘。”
郑仲轩却只是微微颔首,连马都未下,傲慢地说道:“李尚书,我等此次前来,身负重大使命,可不是来吃什么接风宴的。若不是看在两国邦交的份上,这大理之地,我等还真不愿多待。”
李达文的脸色微微一变,但仍保持着风度,说道:“林大人,两国交好,礼数不可废。还望林大人先随我等去馆驿休息,再商议正事不迟。”
郑仲轩冷哼一声,这才下马,大摇大摆地向前走去。
进入馆驿后,郑仲轩四处打量着,嫌弃地说道:“这馆驿也太过简陋,如何能住得下我等?我大宋的馆舍,哪一处不是金碧辉煌,这大理国也太不把我等放在眼里了。”
李达文耐心解释道:“郑大人,这馆驿虽不比大宋的奢华,但一应设施俱全,也能让诸位住得舒适。还望郑大人不要嫌弃。”
郑仲轩却不听解释,转头对身旁的随从说道:“去把我从大宋带来的锦被和器具都拿出来,这等地方,若不用我大宋之物,如何能入睡?”
李达文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但仍强忍着怒意。在接风宴上,郑仲轩更是毫不客气,对桌上的大理美食百般挑剔,不是说味道太淡,就是说食材粗劣。
他一边大口喝酒,一边大声说道:“这大理的酒菜,与我大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也难怪大理国如此弱小,连吃食都这般不上档次。”
李达文终于忍不住了,他猛地站起身来,脸色涨红,说道:“郑大人,我大理国虽不如大宋富庶,但也是礼仪之邦。今日郑大人如此傲慢无礼,实在有失大国风范。我等好心接待,却换来郑大人这般羞辱,这让我等如何能忍?”
郑仲轩也站起身来,双目圆睁,怒视着李达文,说道:“李尚书,你这是何意?我大宋乃天朝上国,你们大理国不过是我大宋的附属之邦,我等如此行事,已是给足了你们面子。今日若不乖乖听我等安排,休怪我大宋不客气!”
李达文冷笑一声,说道:“郑大人,大理国虽小,但也有自己的尊严。今日这接待,看来是无法继续下去了。郑大人请自便,我等不再奉陪。不日上朝,大人在与我家陛下去说吧”说罢,他一甩衣袖,带着一众大理官员愤然离去。
一时间,宴会上气氛凝固,郑仲轩看着离去的众人,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傲慢的神情,冷哼一声道:“一群不识好歹的蛮夷,我大宋迟早让你们知道厉害!”
而这一次的接待,也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气氛中不欢而散了。
翌日上朝,郑仲轩依旧傲慢,直到我走出屏风的那一刹。
我面容严肃,眼神中透着威严与杀伐,扫视一遍大殿后,群臣俯首,郑仲轩也不例外。
张孝祥今日则站在我的身旁。
郑仲轩抬头刚想说什么看到张孝祥后便愣住了,似乎还小小的后退了一步。
“怎么,看到我没有死很惊讶吗?”张孝祥语气冰冷。
而我则是安心的坐在龙椅上看着一切。
郑仲轩迟疑了片刻后躬身向我行礼“本使奉大宋天子宋孝宗旨意来大理国问话:大理国为何两年不朝贡,是否有反叛之心?收留大宋叛臣是为何意?”
我微微一笑看向阶下的郑仲轩说道“郑仲轩?你可是江州郑家的子弟啊?”
“正是。”郑仲轩脸上的紧张稍微缓和了一下,可能他以为我要通过门第来掂量他的份量。
“哦?朕记得江州郑家已经被我杀绝了啊,怎么还留了活口啊?”我脸上依旧挂着笑容,但是阶下的郑仲轩已经脸色惨白了。
也是如果他真是江州郑家的后人,那就相当于与我有杀妻之仇,当年三妹就是因为郑家透露了行踪才被金人杀害。如果他不是郑家的后人,那刚才他就是承认自己是一个连自己祖宗都能乱认的小人。
郑仲轩无言以对只是呆在原地,冷汗直流。
“原来也是一个色厉内荏的家伙。”李达文在一旁不屑的说道。
我见李达文昨天的火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也想早点结束便说道“自朕在大理立国以来就从未对外朝贡,以前不会,以后也不会。你回去告诉伯琮,为师我不愿为难他。只要两国相互平等就好,大宋与大理边境安定对两国都好。但是如果一定要派兵挑衅的话,那我也不会再手下留情了。你们有着功夫还不如好好想一想怎么北伐。”
说罢,我便起身离开了。
五日之后,戴寿宁、刘文海、俞法晨、林墨、李达文还有张孝祥一同前来觐见。
原来是南宋广南西路的桂州军与象州军已经开拔,根据保皇司密探的消息,两军应该都在西林驻扎。
桂州、象州两军加起来也不足六万人,这次又没有大将统一指挥,所以更多的只是威慑。
但是既然赵伯琮要打,我就不会管你是不是真要打,也是不是被迫来打。我要真打,要直接把你打疼了,也不会再顾忌什么母国之情了。一个被门阀控制的王朝不值得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