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嬴北埕抵达幕府,会见了彭越等人。
看着瀛州大营的诸将,嬴北埕笑着,道:“诸位,这是我们在瀛州,第一次召开的军事会议。”
“根据父皇的诏令,我们要在瀛州组建瀛州大营,瀛州大营,隶属于瀛州幕府指挥。”
喝了一口茶水,嬴北埕继续,道:“瀛州幕府,下辖武装帝国警卫军,以及大秦陆军,以及大秦海军。”
“建立水师,隶属于帝国警卫军序列,负责恒水,纳水,兰水,安水,瀛水,高水,绵水的防卫。”
“大秦海军驻扎于封溪港。”
“瀛州大营位于岷。”
“当下,瀛洲四郡,兰纳驻兵三万陆军,一万海军,海军驻扎于兰纳港。”
“高棉驻军两万,占婆,安南,各自驻兵一万。”
“一万海军驻扎于占婆港,一万海军驻扎于琼崖,策应安南。”
“剩余的两万海军,驻扎于高棉郡。”
“李信担任瀛州大营主将,负责日常训练大军。”
“与此同时,范增担任幕府左司马,负责瀛州军事部署以及制定作战计划,马兴担任幕府右司马,负责瀛州大军的装备以及辎重等事务。”
“彭越担任瀛州舰队主将。”
说到这里,嬴北埕望着众人,道:“我们要健全各大军种,培养骑兵,弓弩兵,以及擅长于山地作战的军队。”
“对于幕府以及诸位,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在这个基础上,维持瀛州的稳定,为接下来瀛州的整合与发展,提供最坚定的保障。”
“诺!”
点头答应一声,李信等人眼中掠过一抹精光,他们都清楚,经过这一次的会议,这一支大军,将会完全由嬴北埕掌控。
不管是李信,还是马兴等人都将会成为瀛州幕府的一份子,没有嬴北埕的命令,以及始皇帝的诏令,谁也无法调动大军。
毕竟,一般情况下,国卫军就足够了。
而且国卫署由嬴青山执掌,但是国卫军却由王离作为主将,彼此有牵制,也有配合。
.......
这一次整军,是势在必行。
嬴北埕心中清楚,必须要制定统一的方略,以确保大秦军队的战斗力,经过商议,封溪改为封京。
军政彻底的独立。
中书省坐落于封京东,而幕府坐落于封京西。
一月份,始皇帝的诏书抵达封京,嬴北埕于封京中央,设置瀛州行在,中书省挂在了瀛州行在之下。
嬴北埕坐镇瀛州行在。
如此一来,整个瀛州变得正规起来。
以瀛州行在作为瀛州的权力中枢,下辖中书省与幕府省。
经过半个月的整合,嬴北埕召集群臣,召开了第一次朝议。
如今瀛州行在设立,可以用朝议二字。
“臣等见过监国。”
“坐!”
示意众人落座。
“诺!”
等群臣落座,嬴北埕笑着开口,道:“这是瀛州行在的第一次朝议,除了商议瀛州未来的发展之外,也是为了对于瀛州的整合。”
“诸位有想法,可以畅所欲言。”
“诺!”
这一刻,嬴北埕喝了一口茶水,看着群臣,道:“中书省的二五计划,已经制定,瀛州包括南海三郡,夜郎二郡,奉天六郡,都要一体通行。”
“瀛州行在节制奉天大营,瀛州大营。”
“以及所属各郡县的文吏以及当地民生。”
“我意,在瀛州行在下,设置瞽宗省,由尉青摇担任瞽宗令。”
“部署大学,学宫,学室的设立。”
“制定瀛州瞽宗的发展与谋划,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在瀛州瞽宗的发展,是重中之重。”
“照搬咸阳官署,以省命名之。”
“我们需要健全官制,以确保瀛州的运转,在这一点上,中书省代表行在,由萧何担任中书右令!”
“........”
这一次的朝会,进行了三日,方才结束。
关于瀛州的发展,基本上定下了基础。
这一日,巴清走进了行在,朝着嬴北埕,道:“监国,海运那边传来消息,我们的人在航行的过程中,与海上找到了一座岛屿,只有一些当地土着,不下于琼崖。”
“目前尚未有名字。”
“传令下去,让他们进行标注,绘制舆图,我会让海军一趟。”
嬴北埕眼中掠过一抹精光,他心里清楚,在这个范围内,与琼崖大小一样的岛屿,有且仅有夷州。
相比于琼崖,夷州的地理位置更为的特殊。
这座岛屿,他志在必得。
一旦拿下夷州,便可以坚持闽中郡,这是闽中郡,以及中原的东南门户,必须要掌握在大秦的手中。
“巴清,打通前往中原的商路,我们必须要让瀛州繁华起来。”
“今岁,瀛州会大量的种植甘蔗,从而发展制糖,我们要在咸阳瀛州道尚未打通之前,便将商路打通,吸引中原的商贾南下。”
喝了一口茶水,嬴北埕眼中带着一抹激动,道:“瀛州虽然不小,发展潜力也充足,但是人口不足。”
“接下来,瀛州必然会鼓励生育,以及移民实边。”
“所以,我们需要大量的钱粮以及资源,就目前来说,耕田只能保证饿不死,而商社便是我们唯一对外的渠道。”
“内务省,正在逐步渗透的,但是,我也需要商社,为我提供各地的消息,而不是被他人隐瞒。”
“在这一点上,只有你能做到。”
“诺!”
点头答应一声,巴清俏脸一凝,她心里清楚,如今尉青摇担任瞽宗令,而她担任商市令,兼任瀛州商社总执事,就必须要做出成绩。
要不然,迎接嬴北埕的将会是无穷的指责。
除此之外,她们也将难以继续抛头露面。
对于这一点,巴清很是认真,她心里清楚,她与尉青摇代表的不光是自己,还有嬴北埕,包括那些帝国的女子。
只有她们取得不错的成绩,帝国才会正式女子,到时候,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子进入仕途,而不是一直沦为相夫教子的工具。
一念至此,巴清郑重保证,到:“监国放心,臣一定会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