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山笑了,说:“既然萧县令如此高义,学生就厚颜求一封书信,介绍学生去见撒八。另外请给一个信物,见了这个信物,请发兵配合我方势力在中都附近的行动。”
萧县令高兴地把手一挥,说:“好说好说。本官这就写信,撒八那小子,我说话他还听。我这里有块当初皇后娘娘赏的玉佩,就给你当信物。只要你发话,就是打中都,咱也不皱一下眉头。”
他越这么大包大揽的,范山越觉得不靠谱。他想中都附近大的军事行动,这位怕是指望不上,还先通过他联系上草原的契丹部落吧。
对这位萧县令,范山有点头疼。他自己独当一面后,遇到的谈判对手,都是比较理智的,讲明利害关系,一般就可以谈妥。可这位明显不大理性,不但脾气犟,还太要面子。
要是别人,他可能会趁机利用。但这萧老头却明显是个好人,以后还有大用。他暂时还不想害他。于是这件事不顺,他就问下一件:“萧县令对西辽怎么看?”
萧县令伸出大拇指:“德宗皇帝实乃我大辽一代明君,居然能够死棋肚子里走出仙招来。老夫其实也想去追随,奈何大家都觉得到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太穷,都不愿去。
撒八倒是天天念叨着想去。只不过他那边的人大部分也嫌西辽穷。人心不古啊。”
范山故意装着非常惊讶的样子,瞪大眼睛说:“西辽穷的说法从何而来。西辽东至伊州(哈密),西至波斯。西域富庶啊,有歌为证。”
他接着唱起来:“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呀,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自古以来,人人都说,达坂城是好地方。达坂城的风光好,牛羊肥又壮,达坂城的姑娘美,小伙子也漂亮。”
萧县令愣了起来,范山突然唱歌倒没什么,辽国人也好唱歌。辽国皇帝接见北宋使者的时候,也曾经唱歌向北宋皇帝致敬。
范山唱的这首歌,不像是临时编的,也不像是临时改的词。萧县令想了一会说:“李大郎唱的这首歌,听起来倒像是西域那边的风味。只是这达坂城在什么地方?”
其实这首歌是范山跟王有志学的。王师傅在后世就是个麦霸,喜欢唱歌。后来在龙王庙教少年军校小朋友的时候,也经常唱各种歌曲卖弄。范山学习成绩一般,学唱歌倒是很积极,一听就会,就是五线谱学了好几年也没学会。
范山答道:“这首歌是学生跟一个西域胡商学的,达坂城就在庭州,轮台附近。庭州那边非常富庶,不然唐朝也不可能在那边设北庭都护府。”
关外的游牧民族都重大唐,萧县令听范山抬出大唐来,不由得信了几分。范山赶紧趁热打铁:“萧公岂不闻:黑昆仑、裸林邑、富波斯?”
萧县令点点头:“是听说过这种说法。”黑昆仑是指从南洋运过来的黑人,那时候都称为昆仑奴。裸林邑是指安南那边的林邑国的人,那边的人都不穿衣服。富波斯是指波斯人,因为到中国的波斯人都是大商人,一般都很有钱。
范山说:“对啊。如今西辽占了波斯,如何能穷?”他偷换概念,富波斯本来是指富有的波斯商人,他说成波斯这个地方很富有。
其实西辽只是占领波斯一小部分,波斯很多部族向西辽臣服。但范山不怕有人去对质,一方面太远,另一方面西辽肯定宣称自己征服了波斯。
他又说:“学生也准备把新织机赠与西辽,那边牛羊遍地,定能获巨利。”
萧县令这回却不跟范山抬杠了,连连称谢,看来他确实是耶律大石的粉丝,一心盼着西辽好。
萧县令听范山把西辽一通神吹,心中高兴,赶紧安排杀了一头羊一头猪,叫清水县的头面人物都来喝酒。他想让范山给手下人都讲讲,西辽其实很有钱,去了就能过上好日子。
先前李东主那个侄子李七原来是县丞,他带了一帮人来说:“今天有贵客来,不但带了布匹粮食铁器,还救了木小三,不能不唱戏。今天我们给贵客献上中都最流行的《打哑禅》,以博一笑。”
萧县令还没说什么,周围一片叫好:“太好了!这些院本《打哑禅》最是好看!”“就是就是!看一遍乐一遍。”“俺都看了七八遍了,还是看不够!”“莫说七八遍,俺就是看一万遍,也不够!”
范山到中都忙着找这个见那个,也不曾去看戏,又看人家这么热情,不想扫了大家的兴致,心想看看也好。这院本其实就是学了宋朝的杂剧,不过有了很大发展,开始出现戏台。不过清水县条件有限,他们就在县衙前面的小广场上演。
那时候人娱乐活动少,清水县又在山沟里,大家更是缺乏文艺活动。一听说唱戏,周围的男女老少都跑来看,观众居然有数千人。
范山看到萧县令却脸色有点不好看,心里觉得有点奇怪,又想看来萧县令似乎即便在清水县,也没有说一不二的权威。他说别的势力都给他面子也许不错,但这个面子到底有几分,就难说了。
正想着,那边演员已经开始登场了,只见一个老和尚打扮的人,为了挡头发,戴了一个纸糊的法冠,手里拿着个拐棍,唱道:衲衣杖藜,念彼观音力。本来无树是菩提,六祖传真秘。礼拜当阳,皈依弥勒,诵华严,求忏悔,怎知就里,忍事菠萝蜜。
用的是《朝天子》的曲调,声音苍老但很有韵味,有点像后世的刀郎。
这出戏主要是讲,汴梁相国寺长老真如,见众生人欲横流,就连其“撇空”大弟子都沉迷于赌博浪游,卧柳眠花。于是长老决心用祖师流传的佛法,救度众生。他将一个哑禅写在招贴上,让大弟子撇空张贴在山门前,让人们对答,谁若答对了,就可得“十两叶子黄金”。
范山心中暗想,这个“撇空”怎么好像暗指自己的朋友远信大师。但转念又一想,应该不是针对远信,其实好多和尚都这样,要不然远信这花和尚早就混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