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叠的种植规模仍在扩大,在出兵前,陈炎就让杜袭安排人手,建了个专门加工白叠的作坊,制成白叠全套制品,例如衣、裤、帽、袜、手套等,一些成品已经在青州境内售卖,不过价钱可不低。陈炎相信,这白叠制品未来将会成为青州的支柱产品。
不过,在农业方面,改进最大的应该是农具了。杜袭曾建议把东平陵的铁铺一分为二,一个专门用来打造兵器,另一个专门用来打造农具,陈炎自然没有意见。这一举措,成效极大。
为了提高耕种效率,国渊向各郡县发布了一个指导意见,指导百姓对农具的选择和使用。每一户百姓最好要拥有一套农具,例如垦耕用的镭、镢,整地用的耙,中耕用的铲、锄,收割用的镰刀、铡刀等。
对于一些大型的或少见的农具,价钱昂贵,百姓难以单独拥有,则由官府就储备一定数量,再租赁给当地农户。这些农具包括播种用的耧车、扬场用的飏扇、脱粒的连耞等。
杜袭还带着陈炎去现场观摩一番,其中一种农具引起陈炎的好奇,便是飏扇。
飏扇是一种扬谷器,主要用于分离谷物和杂质。?其主体结构是一个箱体,内部有一个转轴,转轴上嵌入六到八片扇叶。通过人手转动上端的把柄,轻盈的稻壳被扇起,而沉甸甸的稻米则顺着箱底的洞泄下,从而实现稻谷和稻壳的快速分离。
陈炎站在飏扇旁边,感到一阵风吹来,凉飕飕的。这时已是初冬了,风一吹,自然会感到冷。如果是夏季,应该会觉得凉爽。他顿时醒悟,这不就是人力风扇吗?
他连忙找来工匠,把他的想法告诉工匠,让工匠把风扇给搞出来。虽然这风扇得靠人力来摇,但自己可是青州牧,可不缺摇风扇的人。
另一个耕种用到的东西,便是牛。牛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耕种工具,如果没有牛,得纯靠人力来耕,效果大为下降。
国渊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要求各郡县派人专门养牛,再租赁给百姓,用于耕种。后来,为了方便管理,陈炎还批示成立一个部门,称之为牛府,专管养牛之事。每一头牛,都要登记在册,百姓私下圈养的,也要登记,做到能查到来源。就算是牛死了,也要上报官府,经官府同意,才能宰杀。
去年,陈炎在乐安千乘县建了马场,又成立了马府,专门管养马。这次回到东平陵,他又将牛府和马府合二为一,组建了畜府,除了管牛马之外,还会兼管养鸡、鸭、猪等牲畜。
总之,青州承平已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民生得到改善。
在杜袭的带领下,陈炎还去考察了一下兵器制造的情况。制造兵器的地方原本是一个铁匠铺,他将其剥离出来,单独制造兵器,改为军器府。这是陈炎每次回东平陵,都要考察的地方。
陈炎对兵器管控极严,打下各州郡后,他会把当地的铁匠铺进行整合,严禁生产重型武器,包括攻城用的井阑、冲车、车弩等,只允许铸造一些轻武器,例如刀、剑等。尤其是弓箭,各地铁匠铺只能打造箭矢,方便补充,不能打造弓,各地驻军的弓都是由东平陵供应。
另外,铁也是官营的,控制了铁的开采,由官府分配,地方作坊就无法获得足够的铁,来铸造兵器。一旦有人敢私下打造严禁武器,那是要杀头的。
在军器府里,杜袭向陈炎介绍了一种利用水力来鼓动风箱的设备。据说是从荆州南阳传过来的。
七八十年前,时任南阳太守的杜诗制造出一种工具,以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用力少而见效多。要知道,以往人们是通过马力拉动,来鼓动风箱,这就需耗费大量的马匹。一个大型的铁匠铺,可能得需要数百匹马轮流操作。
引进水排代替马排后,靠水力推动鼓风,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歇,效率大为提升。另外,减少马匹的使用,也节省下不少钱粮。陈炎能不高兴吗?
话说这种利用水力的做法,在其他方向也得到应用。
百姓有了足够的粮食,会将一些粮食细加工,研磨成粉、浆等,用来生产出其他美食,例如面条、豆腐。以往都是用牲畜拉磨,但一些作坊改进了这一做法,借水力研磨,提高了效率,还省了牲畜。
这就是发明创造的作用。陈炎很快就有了个想法,连忙找来杜袭,协商一番,准备成立一个部门,称为创新府,用来鼓励百姓发明创造或引进一些先进的工艺,并对这些人进行封赏。他相信,在这种鼓励机制之下,一些新型技术和工艺,就可以得到发扬光大。
高手在民间,民间有一些特殊的工艺,因得不到重视,而被慢慢遗弃,甚至失传。陈炎自然不希望如此。
为了起到宣传和带动作用,陈炎还准备对最近五年内出现的一些新工艺创造和引进者进行表彰,包括水车、板晒盐、兵器府的水排等,然后再大肆宣传一番,让百姓看到创新的重要性。
……
陈炎在东平陵还接见了一个人物,便是华佗。华佗在各地行医游历,今年春,他来到徐州广陵,曾给广陵太守陈登治病,而后就北上进入青州,又来到东平陵。
杜袭知道陈炎素来注重医术的发展,早有寻求名医的做法,就留下了华佗。
陈炎回来后,与华佗详谈一番。他准备成立一个新部门,称为医府,专门用来培养医者,广传医术,治疗病疫,由华佗负责,秩五百石。
在历史上,华佗虽是名医,但对仕途还是比较看重的。他也正好有广传医术的想法,又看到有官当,很快就答应了下来。
陈炎还鼓励华佗着书,纸墨纸砚,他全包了。历史上,华佗留有《中藏经》等着作,又创麻沸散、五禽戏等,陈炎希望把这些着成书,以便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