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临淄侯体恤百姓,知道百姓受战乱之苦,今年收成一般,故特令中山各县衙署开仓放粮,与真定何干?你们真定人,要想领粮,找真定衙署去。还是临淄侯心善,怕一些真定百姓赶过来,白来一趟,所以,真定百姓只发一人一斤粮,就当是路费,你拿着就回去吧!”
陈炎的手下都称他为青州牧,但这里是冀州,叫青州牧总有些别扭,于是一些人开始称呼他的侯爵临淄侯。
“怎会如此?”李大目瞪大双眼,握紧拳头,似乎想打人,这太瞧不起人了:“那新市人能拿多少?”
“一斗。”
这个时代一斤差不多只有21世纪250克左右,可不是500克,一斗差不多等于十二三斤。从真定跑来新市,只领一斤米,肯定是连路费都不够的。
当然,李大目是来查探消息的,而不是真来领粮,他只是恼怒新市衙署的歧视行为。凭什么真定人只能拿一斤粮,要知道临淄侯手下第一大将就是我们真定人。
还真别说,如今赵云声名正盛,被公认为陈炎手下第一猛将,黑山军中不少人以赵云为荣,那是咱们真定人的骄傲。
“这不公平,我们真定人长途跋涉,应该领更多才对。”
“哼!真是不知好歹,那你可以去邺城,更远了,看看袁绍会不会给你发一石粮?”
面对对方的讽刺,李大目气炸了:“你……”
“临淄侯还是太宽容了,以我看,这一斤也不能给,咱这粮又不是给真定人发的,你要是不想领的话,就赶紧走,别在这里妨碍我登记。”
城门口处有士兵,李大目就带了几个人过来,敢怒不敢言:“好,我领了。”
领了粮之后,李大目带着自己的人,离开新市,回了真定。当然,领的粮也在路上吃光了。
……
冀州常山国真定县黑山
张燕接见了一个人,便是郭图。袁、曹、陈罢战之后,袁绍便觉得凭一己之力,对付陈炎已是万难。于是,他采纳了田丰的建议,派郭图前来黑山,求见张燕,与张燕结盟,共同对抗陈炎。
“见过张帅。”
“使者无须多礼,今日前来,不知有何事?”
这是张燕第二次见郭图了,第一次是在去年的易京之战,郭图曾奉命说降张燕,为张燕所拒。如今,张燕忧心忡忡,无心多聊,很快就进入主题。
“张帅当知,陈炎占据冀州北部五郡国,黑山军已是危在旦夕。”
“使者多虑了,我与陈炎早已结盟,共抗大将军,你此来,不过是想策反于我,我岂会上你当?”
“哈哈哈哈,还是张帅知我意,只是,若张帅以为你与陈炎仍是结盟关系,只怕是错了。”
“何错之有?”
“张帅与大将军为敌,皆因张帅据黑山,一山不容二虎,自然有纷争,今冀州诸郡国为陈炎所夺,张帅与大将军之间,已无纷争,亦不再是敌人。而张帅与陈炎结盟,乃因当时大将军势大,陈炎欲借张帅之力,才能抵挡大将军。”
“今陈炎势大,与大将军交战,何须张帅?且陈炎占据冀州北部诸郡,仍是一山不容二虎,张帅与陈炎之间,必会产生纷争,以张帅现今的实力,只怕不是陈炎的对手。大将军派人前来,乃是希望和张帅联手,共抗陈炎。”
“哈哈哈哈,使者小瞧于我了,我与陈炎有盟约,我虽出身草莽,亦知信义,岂会背盟?陈炎素来以仁义扬名天下,他亦不会背盟攻打于我!”
“张帅此言只怕是自欺欺人吧!陈炎占据常山,又岂会容忍张帅在黑山作乱?此乃其隐患,陈炎必除你而后快。张帅可知,几年之前,青州黄巾横行,境内有数十万黄巾,可如今呢?都被陈炎清剿,十不一存。张帅以黑山为名,实则与黄巾同脉,陈炎岂会容你?”
“张帅唯有与大将军结盟,共同对付陈炎。今年战罢,大将军需休养生息,明年,大将军会率军北上,攻打安平,届时张帅可率军出黑山,夺下常山、河间等国,牵制陈炎兵力,助大将军夺回冀州诸郡,届时大将军只要回巨鹿和安平两郡国,常山、中山和河间诸郡交由张帅,如此张帅便可割据一方,不需要躲在这黑山之中。”
其实,郭图也不知道袁绍明年能不能动兵,但话得先说出去。
张燕陷入沉默,他自然知道郭图所说不假。他躲在黑山,任何占据冀州的人,都会视他为隐患,袁绍如此,陈炎自然也是如此。
郭图看张燕的表情,知道他心动了,接着说:“若张帅不允,只怕明年便是张帅的死期。张帅当知,陈炎大军南下攻打邺城之前,必会先对付张帅,解决这后顾之忧。”
“我们大将军反而不着急,邺城有三万多兵力,陈炎虽急于扩充兵力,但一时半会,还没有足够的兵力攻打邺城。”
“使者过虑了,我黑山险峻,数年来,大将军也拿我没办法,陈炎又能奈我何呀?”
郭图一时愕然,袁绍对黑山军多年来都没有一个好办法,这是事实。只是,他总觉得陈炎与袁绍不同,或许会有办法。
“陈炎此人,才智卓绝,或许他有办法对付你们,也未必可知。”
张燕听了郭图的话,下意识地想到新市正在放粮一事,莫非这是陈炎的陷阱?他已经派李大目去查了,但还没得到消息。
“使者,此事还需我黑山军诸渠帅商议一下,才能做决定,还请使者稍待些时日。”
“好吧!”
张燕先把郭图安排好,他并未把袁绍派使者前来之事,告之其他渠帅。次日,李大目回来了,张燕听取了李大目的汇报,又召集手下诸帅,商议事情。
“诸帅,自去年败归,军队粮草损失无数,可谓是损失惨重,今年收成不怎么好,只怕难以养军。然而,陈炎趁去年一战,借势而起,今年更是击败袁绍,攻占了冀州北部数郡国,声势浩大,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