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庄子上第一批改良后的农具和灌溉系统的成功应用,叶明看到了显着的成效:庄稼生长得更加茁壮,收成也比往年好了许多。
他意识到,这些改进不仅适用于自家庄子,还能帮助周边的佃户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于是,他决定向全庄子推广这些改良后的技术和工具。
叶明选择了一个晴朗的上午,召集了全庄子的佃户和工匠们,聚集在庄子的晒谷场上。
他站在人群前,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想和大家聊聊我们庄子上的一些新变化。”
佃户们听了,纷纷露出好奇的神情。赵大伯摸着胡子,说道:“三公子,您说的新变化,是不是那些新农具和灌溉系统?”
叶明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赵大伯。这些新农具和灌溉系统,我已经在咱们庄子上试用了一段时间,效果非常好。今天,我想把这些好东西推广到全庄子,让大家都受益。”
叶明先从改良后的农具讲起。他让李天宝搬来几件新农具,包括轻便的铁犁、精准的播种机和高效的灌溉系统。
他拿起改良后的铁犁,说道:“大家看,这铁犁比以前的木犁轻了不少,犁头的形状也更合理,耕地时阻力小,翻土效果更好。”
接着,他又拿起播种机,说道:“这播种机不仅能均匀地撒种,还能控制播种深度,让庄稼生长更加整齐。而且,用它播种比手工撒种快多了,能节省不少时间和劳力。”
佃户们纷纷围过来,仔细观察这些新农具。赵大伯试了试改良后的铁犁,说道:“三公子,这犁确实轻便多了,用起来省力不少。”
叶明笑了笑,说道:“赵大伯,这还只是开始。咱们还有更多好东西。”
叶明接着说道:“除了农具,咱们的灌溉系统也有了很大改进。现在,咱们有了地下滴灌系统,不仅能精准地为庄稼供水,还能节省水资源,让庄稼长得更好。”
他指着不远处铺设好的滴灌管道,说道:“这些管道埋在地下,不会影响庄稼生长。水流通过滴头一滴一滴地渗入土壤,直接滋润庄稼的根部。而且,咱们还安装了水位控制器,能自动调节水流,再也不用担心庄稼被淹了。”
佃户们听了,都露出惊讶的神情。李天宝补充道:“三公子,这些改进真的太好了。以前我们种地,最怕的就是灌溉不均匀,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叶明看到佃户们对这些改进充满兴趣,便说道:“我打算在全庄子推广这些改良后的农具和灌溉系统。老李和老张会负责制作和安装,我会安排他们去每个庄稼地帮忙。”
他接着说道:“我会给大家一些时间去适应这些新工具。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或者李天宝。我们还会组织几次培训,教大家如何使用和维护这些新工具。”
赵大伯点了点头,说道:“三公子,您这主意太好了。我们愿意试试这些新东西。”
为了确保佃户们能够熟练使用这些改良后的工具,叶明安排了几次培训课程。他亲自示范操作方法,讲解注意事项。他还让李天宝和几个熟悉新技术的佃户组成一个技术支持小组,随时帮助遇到问题的人。
在培训过程中,叶明特别强调了维护的重要性。他说道:“这些新工具虽然好用,但也要定期维护。比如,灌溉系统的管道要定期清理,防止堵塞;铁犁和播种机要定期检查,确保部件完好。”
佃户们听了,都纷纷表示会好好学习,用心维护这些新工具。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使用,改良后的农具和灌溉系统在全庄子得到了广泛应用。庄稼的生长状况明显改善,收成也比往年好了许多。佃户们对这些新技术赞不绝口。
赵大伯在一次收工后找到叶明,说道:“三公子,多亏了您推广这些新工具,今年我们种地轻松多了,收成想必也回增加不少的。”
叶明笑了笑,说道:“赵大伯,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要用心,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情。”
看到改良后的农具和灌溉系统在全庄子取得成功,叶明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站在庄子的田埂上,望着这片丰收的土地,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继续探索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让庄子上的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