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仪看着明商登记的订单,丝绸、茶叶、瓷器等,各种各样,应有尽有。
不过,档次并不算高,至少在朱仪眼里是如此。
华夏高档瓷器属于官窑,而官窑分两种,一种御窑瓷,专供皇家专用,另一种则是官窑瓷,专供官僚群体。
瓷器是如此,丝绸也是如此,高档的茶叶也是如此。
奢侈品放在什么时候都是奢侈品,而海商所采购的,也多是民窑这一层级,朱仪当然是看不上。
可是,朱仪看不上,并不代表倭人看不上。
来长崎的明商被安排在集中的宿舍里。
当然了,朱仪并没有让军队经商,否则长崎的各行各业都应该在明军手中。
别看军队离开了大明,可是也有各副队盯着。
军队禁止经商,这是圣人定下来的规矩,也是军队的红线,圣人给朱仪很大的权力,可不代表他就能违背圣人的意志。
明商没有急着出发前往倭国各地散货,只是在长崎各处乱逛。
能来倭国做生意,自然是带着翻译通事,若是连语言都不通,那还做什么买卖。
留在长崎,主要就是打听倭国现在的情况,从长崎总督府传出来的消息,现在倭国可是处于战争状态,由不得他们要小心。
打不打仗的不重要,作为商人,将商品卖给打仗的双方才是本事,更何况,这里有明军,只要商人不参与战争,有正当的理由,就能向明军求助。
这些出海的商人知道,在海上遇到危险找海军,特别是遇到海寇,只要海军出现,他们就安全。
另一边,大村纯忠找到了喜儿,他希望喜儿能为他牵线搭桥,如此和明商商谈更有机会。
得知了对方的来意,喜儿也没有拒绝,道:“大村君愿意与我大明商贾做买卖,这是好事,我自是答应,只不过,不知道大村君是想做何买卖?”
闻言,大村纯忠喜笑颜开,开口道:“钦差大人,在下想要宴请贵商,只不过投石无路,也希望钦差大人赏脸,屈尊赴宴。”
换而言之,大村纯忠就是什么买卖都想做。
喜儿好奇看向大村纯忠,他并不觉得对方能够完全吃下所有明商的货物。
现在海商在外贸易的巨利并非秘密,喜儿都在长崎待了这么久,了解的也更加详细。
不过,喜儿并没有扫兴,而是点了点头,道:“可,想必大村君并不熟悉我大明商贾,相关之人,我让人列个名单,就劳烦大村君前去邀请了。”
大村纯忠可比其他大名还要有眼力见,所以喜儿也乐于给对方一些奖赏。
“谢钦差大人,谢钦差大人。”
这么顺利,大村纯忠没有想到,一时间有些欣喜若狂,连忙道:“此番来的匆忙,还未备礼,下次一定补上。”
“免了。”
喜儿摆了摆手,道:“我等皆为圣上办事,圣上开海通商,大村君积极相应,有困难之处,我等自然能帮就帮。”
就倭国的那些物产,喜儿也看不上,总不能要美女吧?他又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