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利尤其抓住这难得的机遇,率部一阵狂奔,不一会就把宋营甩在身后,跑到一坡外,往利尤其还忍不住回头扫了一眼宋营,暗喜今晚有点幸运,就是这点停留坏事了。
空中落下雨点般的石头来,把往利尤其都砸蒙了,往利尤其抬眼望向前方,发现前方蓦地出现了一排火把,似乎是宋军在前头严阵以待。
往利尤其赶忙勒住马,把四周形势看清后这才令骑兵统一向西北方向发起冲击,务必要尽快撕开宋军的封锁线。
王利尤其想的真是简单,这种情况下还想尽快撕开宋军的封锁线。
本来往利尤其突围怕人多动静大没带多少骑兵出来,经过宋军几轮打击后骑兵就所剩无几了,哪里还有能力撕封锁线。
不过往利尤其在劣势中很是很会观察形势,见势不妙就弃马躲进一条沟里。
宋军一路搜过来的时候,往利尤其贴在沟底很轻松就躲过了搜查,之后往利尤其一直躲在沟底,直到四下没动静了才钻出来。
往利尤其出沟来先看了看四周,然后猫着腰往前行,走了近前才看到前后有宋军的哨兵,往利尤其赶忙蹲下。
宋军哨兵很是敬业,在不停的走来走去,若非往利尤其先看到哨兵,不然哨兵就发现往利尤其。
等了好久都未见哨兵走开,王利尤其实在等不及,便向旁边慢慢爬去,刚爬了一会就听到一声厉喝。
“谁在哪?给老子滚出来。”
王利尤其惊了一跳,妈的运气这么不好吗?这就被发现了?可能是在利喝别人,往利尤其从心底不愿相信宋军发现他,趴在那没动。
立喝声又扑过来。
“是不是不出来?那我们放火,把你变成一只烧猪,看你出不出?”
烧猪?往利尤其听到烧猪两字立马慌了,他只得瑟瑟发抖的站了出来,就瞧见两名手持长刀的宋军兵士站在前面,他们看到往利尤其出来便勒令往利尤其扔掉腰间的挎刀。
往利尤其不敢不照做,之后宋军兵士把往利尤其押到了一间营帐内,由一名宋军校尉负责审问往利尤其。
王利尤其很配合校尉,就是没讲实话。
校尉以为往利尤其只是一名溃兵,没什么可捞的,刚要叫人押往利尤其下去了,一宋军兵士捧着一把闪亮闪亮的挎刀进来。
校尉被挎刀闪得有些眼花,便仔细看了看挎刀,发现这把挎刀很不寻常,一般西夏兵士是不可能有资格挎它,挎它的人至少是西夏的将领。
于是乎校尉用余光打量了一下往利尤其,这才发现往利尤其衣着并不普通,仅凭这就可判定往利尤其至少是一名西夏的将领,而非西夏溃兵,校尉觉得干系重大便把往利尤其往上交。
冯镇有点吃惊,怎么就抓到西夏将领了?他忙带着懂西夏话的人突审往利尤其。
刚开始以言语逼之,再后来以大刑相要挟,往利尤其很怕大刑就全招了,这说明西夏不单有武士,也有怂包。
冯镇听到招供觉得很重要,便第一时间向林哲做了禀告。
林哲听了冯镇的禀告,心中马上涌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与其在辽州跟西夏人僵持,不如派一支宋军随这位被俘的西夏将领去太原府,看能不能以偷袭方式把太原府拿下来。
这偷袭方式有点大,林哲不放心旁人便亲自带了三万宋军押着往利尤其去太原府,随行宋军中包括护卫林哲的侍卫亲军马军和步军。
三万宋军一路行进的很顺利,几乎没碰到什么麻烦就逼近太原府了。
由于事先知道太原城只有几千西夏兵,林哲便让叶修带二千马军伪装成西夏骑兵随往利尤其到太原城下叫城。
太原城的西夏守军很是小心,反复确定往利尤其身份后这才开城门放往利尤其他们进城。
这一放便是西夏守军的噩耗。
二千马军在叶修带领下刚进城时表现的很是斯文,不过进城后就不安分了,他们先是控制住城楼,而后就对西夏人发起了攻击。
与此同时城外的宋军接到信号也一并杀出,经过一番不太激烈厮杀,太原城的西夏人很快被清理干净。
跟着宋军又四下出击,不但把周边州县收复,还将西夏人杀了一个干净,至此宋境内只有辽州还有几万西夏人,不过要消灭这几万西夏人并不容易。
多疑的拓跋余利在久等往利尤其无果的情况下不得已改变了死守的策略,他在征求众将意见之后决定向太原府撤退。
为此特意出少量兵马试探宋军的实力,这一试发觉宋军实力不咋样,他便放心了。
翌日清晨,西夏大军从辽州四个城门出击,尤以北门出击最猛。
涂景按林哲吩咐坚决顶住三个城门的出击,唯独放过了北门,林哲的意思是放西夏人北上,然后在北上的路上消耗掉西夏人。
这一路消耗挺多的,可拓跋余利急着赶去太原府,对消耗不感兴趣,对宋军的围追堵截更是不感兴趣。
只几日工夫,西夏大军就到太原城下了,此时的拓跋余利尚不知太原城己易手,看到城楼上仍是西夏旗帜便令手下叫城。
这城门特别的好叫,几乎是一叫就开了。
疲惫不堪的西夏人赶忙进城,拓跋余利却多了一个心眼,没有率先进城,而是让野利楚山率部先进。
野利楚山不知其中有诈,还以为拓跋余利对他有所改观,兴高采烈的就率部进城,刚进到太原城的瓮城内就遭到猛烈攻击。
这波攻击超乎想象,几乎是一上来就下狠手,野利楚山和他的兵马被暴揍了一顿,付出不小的伤亡才撤出了瓮城。
野利楚山逃出城后回过身来看太原城,发现城楼上尽飘些宋旗。
野利楚山忍不住骂了一句,而后去找拓跋余利。
拓跋余利真不想理野利楚山这个武夫,考虑到野利楚山是替他挡的难,他是安抚了一下野利楚山。
野利楚山不鸟安抚。
“你是不是事先知道太原城被宋人占了,特意拿末将去小试的?”
野利楚山这个态度明显是质问,殊不知此刻的拓跋余利心情很不好,拓跋余利正在想太原城怎么莫名其妙被宋人占了。
这么大的太原城都被占了,其他州估计也差不多了,这事怪来怪去只能怪那个祁正,是他建议留守只留少部分兵马,主力全力压上才致今日之祸。
拓跋余利想毕白了野利楚山一眼。
“你笨不笨?若是本帅知道太原城被宋人占了,还来太原城作甚?是宋人太狡猾,在辽州困住我们,然后分兵把各个城夺了。”
野利楚山听拓跋余利这么说,他更有话说了。
“我一直反对北上,北上就是逃跑,你不听,我们若是在辽州城下与宋军展开决战,可能我们都击溃宋军了,哪会这样被宋军追着打。”
野利楚山这马后炮吹的真是没边。
击溃宋军?给你机会击的时候怎么没见你击?跑倒看到你跑了,且你跑的比谁都快。
再一个你只会保护你们野利家族的兵,至于其他的你在意过吗?若非你有私心,西夏大军何至于此。
“先别提击溃宋军的事,你先拿下眼前这座太原城给本帅看看。”
拓跋余利脸一黑就给野利楚山出了一个难题。
这个确实是难题。
依野利楚山所率兵马的实力,想攻下太原城无异是做梦,西夏大军的远程攻击武器都损失殆尽,不光野利楚山拿不下太原城,就算拓跋余利率西夏大军全部压上也拿不下。
可野利楚山嘴硬,马上反驳。
“我们的优势在铁骑,与宋军硬对硬方能发挥我们的优势,我们若是强攻一座城对我们而言不明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突击背后的宋军,铁骑一起压上,保管击溃宋军。”
野利楚山不知所谓还在叫嚣击溃宋军。
现在还怎么击溃宋军?宋军的远程武器无所不在,拓跋余利早被宋军的远程攻击打怕了,他哪里还敢突击宋军。
总之自围攻隆德府以来就没打顺手过,首先是西夏人自己的远程武器在隆德府城下被毁,接着被宋军远程武器追着打。
多少西夏铁骑因此倒下,若再不吸取教训,这些西夏铁骑还会统统倒于马下。
“你就会胡吹,你以为你跟宋军硬碰硬,宋军就会跟你硬碰硬?你真是会做梦,我们现在首先要稳定军心,军心不稳讲什么都没用,你不是想突击宋军吗?那本帅就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去阻击追来的宋军。”
拓跋余利说着冷冷给野利楚山下了一个命令。
这个命令很合乎野利楚山的要求,可野利楚山知道拓跋余利没安好心,为避免有诈,他忙问道。
“阻击多久?你们要继续北撤吗?”
拓跋余利回道:“你先阻着,时候到了本帅自然会派人知会你,我们退是不可能再退,我们现在要想办法把太原城夺回来。”
尽管未消灭掉拓跋余利,但林哲乐观认为对西夏人的战事很快就要结束,并且过来都一个多月了,卢义那边按约定早该放了那位耶律阿宝郡王。
放了之后卢义那边没来急报,这说明契丹人没再次出兵。
可下午就不对了,从代州来了一封紧急军报,代州方面的军报讲契丹人从北边杀了过来,兵马规模很大。
这可真是晴天霹雳,契丹人又来攻河东路,似乎是想和西夏人两面夹击河东路,这让林哲的心情一下焦虑起来。
眼下的形势对河东路极为不利,林哲所率兵马只有十来万人,且要防守河东路各州,兵马不足是必然的。
林哲只能向东京汴梁城发请援的紧急文书,要求一月之内必须到十万援兵,否则就是鱼死网破。
十万援兵能不能按时到只有天知道,但西夏人和契丹人进兵迅速,他们攻没攻下麟州和代州尚未可知,不过他们很快逼近太原府。
林哲为保太原府不失特命冯镇率一万厢军死守太原府,林哲自己则率五万兵马守在太原府外围等着西夏人跟契丹人。
西夏人跟契丹人很团结,他们早就分工好了,由西夏人主攻太原府,契丹人拖住林哲,不让林哲所率宋军靠近太原府就行。
西夏人可能太想得到太原府,一开始就对太原府发起了猛攻,猛攻之下,双方的损失都极为惨烈。
冯镇经历过几次太原保卫战,但没有一次有这次这么惨烈。
西夏人不要命往上冲,根本不给宋军任何喘息的机会,冯镇把太原府成年男丁都发动起来才勉强守住太原府。
太原府的日子难捱,林哲这边也不轻松。
耶律阿宝在副帅耶律合玉的精准配合下对宋军采取了步步为营的策略,不断逼宋军后撤。
林哲想对契丹人实行远程打击也不行,契丹人也有远程打击,并且比宋军的打的更猛更快。
此次契丹主帅是耶律阿宝,耶律阿宝这次摆明是来报复的,宋军关了他一个多月,他必须找宋军的不痛快。
让林哲更为诧异的是契丹人仗着自己兵多,还玩分兵包抄这一招,这是想断了宋军的后路。
林哲尝试着打破这种被动,可兵力上的不足让这种打破效果不佳,契丹人似乎猜到了林哲的想法。
不过林哲在久熬之中终于等来了东京汴梁城的援兵,来的援兵虽不多,只有林哲要求的一半,但这也是可以的。
林哲和涂景商量后便先对身后的契丹人发起了袭击,为防止契丹人逃跑,林哲特意知会涂景不要打的太狠。
要让契丹人感觉宋军并不强,这样契丹人才不会逃,可时间稍久契丹人就觉得不对,这宋军没完没了的来攻是想干嘛?
殊不知宋军身后这支契丹军是李一东率领的,是契丹副帅耶律合玉向主帅耶律阿宝隆重推荐的,目的是要扰乱宋军的后防。
可宋军的后防没扰到,反而折损了不少兵马,这要是让主帅耶律阿宝知道了,李一东作为领兵者绝对是要受责罚的。
李一东为了不受责罚,也为了军师的面子问题,决定契丹铁骑全线出击,给宋军一点颜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