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主任听完,微微点了点头,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之光。
他缓缓靠在椅背上,手指却依然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桌面,似乎还在反复思考着这件事。没一会儿,他的目光再次聚焦在王建国身上,又向他发问道:
“建国,就算宅基地的问题解决了,那砖的问题又怎么解决呢?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啊。”
宋主任微微皱起眉头,脸上再次浮现出担忧之色。
“咱们村附近的砖厂,每年生产的砖都是有定量的,除了供应给一些公家单位,剩下的才能分配给村民,数量极其有限,可能根本没有这么多砖让你们盖房子啊。”
宋主任的语气里充满了对实际困难的正视,他深知在村子里办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计划泡汤。
赵书卓见宋主任又提出了新的难题,立刻反应过来,毫不犹豫地回复道:
“所以我们今天才特意准备去找刘厂长,看看他那边是什么说法。刘厂长经营砖厂多年,为人还算通情达理,我们和他也打过几次交道,虽然交情不算太深,但多少也算认识。”
“我们想着,大年初一去给他拜个年,顺便跟他坐下来,好好唠唠这砖的事儿,看看能不能在砖的供应数量、价格,还有供货时间上,给我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毕竟这可是关系到建国能不能顺利盖起砖房的关键一环,我们不敢有丝毫马虎。”
赵书卓一边说,一边看向王建国和程海,三人眼神交汇,彼此传递着坚定与决心,仿佛在向宋主任表明,他们为了这件事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宋主任听完赵书卓的解释,手指敲击桌面的节奏逐渐放缓,他再次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抬起头,看着面前这几个朝气蓬勃、满怀憧憬的年轻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
他深知,村子的发展离不开这些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虽然前方困难重重,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嗯,你们想得挺周全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宋主任终于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几分鼓励。
“不过,这事儿毕竟涉及到村里的方方面面,还得和村里的干部们再合计合计,听听大家的意见。”
“但总体来说,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能顺利推进,对咱们村子的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赵书卓听到宋主任这么说,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连忙站起身来,向宋主任深深鞠了一躬,感激地说道:
“谢谢宋主任理解和支持,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更有信心了。我们一定配合村里的安排,把这件事办好。”
王建国和程海也跟着站起身来,一同向宋主任道谢。
三人酒足饭饱后,带着些许对宋主任一家的感激与不舍,整理好衣物,正欲抬脚往门外走去。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宋主任洪亮的声音:
“建国,你们等等我。”
三人闻声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只见宋主任已经从座位上站起身,迈着大步匆匆朝他们走来。
宋主任的脸上带着几分认真与决然,他微微皱起眉头,目光在三人脸上一一扫过,继而开口说道:
“我想了想,还是觉得和你们一起去吧。”
他微微顿了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关切与重视。
“你们要盖砖房这事儿,在咱们建业村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绝不是一件小事。”
“就拿砖厂那边来说,虽说你们和刘厂长有过几面之缘,但真要谈供应砖的具体事儿,像数量、价格、供货时间这些关键细节,我去的话,有些事还好商量。”
“毕竟我在村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和刘厂长也是多年的老友了,彼此知根知底,沟通起来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王建国三人对视了一眼,眼神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流露出认同之色。他们心里清楚,宋主任所言非虚,有他出面,这砖厂的事儿大概率能顺遂不少。
可是,一想到这大过年的,本是阖家团圆、走亲访友的喜庆日子,却要劳烦宋主任跟着他们跑一趟,三人心里就特别的不好意思,脸上纷纷露出些许愧疚与犹豫。
宋主任一眼就看出了王建国三人的意思,他爽朗地笑了起来,上前一步,轻轻拍了拍王建国的肩膀,说道:
“哎呀!男子汉大丈夫,不要在意这些礼节了。”
宋主任的眼神中满是豁达与热情。
“我跟刘厂长都是多年的老友了,平日里大家各忙各的,难得有时间聚一聚。大年初一去看看他,叙叙旧,顺便把你们盖房的事儿敲定,这也不犯毛病,快走吧。”
说着,宋主任率先抬脚朝门口走去,脚步轻快而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问题顺利解决的曙光。
王建国三人见状,心中满是感动,他们知道再推辞就显得矫情了。于是,王建国快走几步,跟上宋主任的步伐,说道:
“宋主任,那可真是太感谢您了!有您帮忙,我们这心里就踏实多了。”
赵书卓和程海也连忙跟上,在后面频频点头,嘴里念叨着感激的话语。
一行人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走出了宋主任家的大门,朝着刘厂长家的方向走去。
此时,外面的天空虽然有些阴沉,但众人的心里却如同揣了个小太阳,暖烘烘的。
街边的大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他们加油鼓劲,见证着他们为了美好生活努力奔波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