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主导并强制推行的均田制度,按照户数人口均分土地只是基础,王伦的主要目的,是要让百姓们都有田种,同时将土地的两税征收对象扩大。
前宋不抑土地兼并,皇室占据大量土地为皇庄,权贵士大夫们名下有大量的土地,若按照王安石变法时统计出来的数据,占天下人口不到10%的士大夫们,拥有超过47%的耕地。
尽管前宋时期的士大夫们也要根据名下土地的数量和质量缴纳两税,但财富还是不可避免地大量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所以王伦刚刚称帝时,对均田令极度不满的士绅集团们四处造反,淮南、江南、江西、湖北、湖南诸行省各种起事,只是在新汉官方的宣传里,只有当初江陵府梁杨祖属于前朝余孽作乱,其他造反都被认定为“匪乱”。
萧嘉穗坐镇江南、浙江两行省,韩世忠领兵从淮北、经淮南一直杀到江西,岳飞则从河南、湖北、湖南一直杀到广西北部,可以说短短数年之间,新汉朝廷就对南方大族进行了一次肉体消灭式的大清洗。
在武力威服之后,残存的士大夫们不得不选择了对朝廷的妥协与合作,事实上一开始王伦并不打算举起屠刀,他更期望通过谈判,比如某个大地主名下有数万亩土地,那么朝廷愿意给予政策优惠,引导该地主转向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等,从而让出土地。
但到手的利益就这么吐出来,哪怕王伦愿意以利益置换的方式来调整,还是有大批的人不愿意。
屠杀式的清洗结束后,均田令被强制推行,一如前宋制度,朝廷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等,税率各有不同,一些附加的杂税被减免作废,正税的税率被确定。
在此基础上,朝廷又规定,凡有土地的百姓要出徭役者,可以以粮食、钱或者土地的产出作为支付,即“以钱代役”。
所以王伦没有直接推行“摊丁入亩”,但人头税实际上却分散在两税以及其他一些附加税之中,朝廷出钱雇佣役工,也算是延续了王安石的变法,渐渐成为主流。
均田令的强制推行以及严格监督,让民间爆发出了极大的生产热情,从洪武五年开始,湖北、湖南二行省的粮食产量,就已经赶上了江南地区。
太湖附近的苏州姑苏府、平江府、湖州吴兴府、常州毗陵府粮产富足,民间已经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这几年又渐渐有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由于萧嘉穗在江南坐镇时的引导,朝廷延续了前宋时的海贸,宁波、姑苏两大市舶司的设立,让江南、浙江二行省的百姓们更愿意多种桑树多养蚕,从而建立了诸多家庭式、家族式的纺织场、各种加工作坊。
但王伦的观察角度却是另外一个方向,唐朝时气候温暖,号称“雪不过淮”,淮河以南也有降雪,但与淮北地区相比,几乎是可以忽略的。
但到了前宋,这个说法几乎消失了,只是从宋哲宗以来统计的降雪情况,东南降雪尤多,反而更甚于两湖,这让王伦思考了许久。
最终他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解释,那就是历史上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短暂降温,是从北方逐步向南的,由于海水的热容比,导致沿海地区相比内陆表现得更突出一些。
由于新朝立国以来,连续对金国、西夏用兵,南粮北运早就成为主流,天下各地就形成了“四大米市”,即山东行省的蓬莱府、江南行省的扬州广陵府、江西行省的江州浔阳府、以及湖北行省的鄂州江夏府。
蓬莱府是北方海贸中心,也是朝廷向辽东地区运粮的中转;扬州广陵府则是从长江经淮河入东京城的漕运起点,江州浔阳府则地处鄱阳湖与长江的交汇处,至于鄂州江夏府,则是因为汉水与长江在这里交汇。
这其中只有蓬莱府的粮食产量不高,其他三府都位于新朝主要产粮区域,有水运之便利,故而商贸发达繁荣。
江夏府城北汉水附近,有一片十余里长的江滩,以朝廷官办的军粮作坊为中心,东西设了不少民间参与的军粮生产作坊。
这些军粮作坊都效仿官办作坊的做法,在江边立巨大的水车,通过水碓昼夜不停地舂米去壳,经过清洗和挑选杂质后,便入蒸笼煮熟、暴晒,如此反复至少十次,一百斤米就变成了二十斤。
二十斤的米,被水力、人工压缩成为饼状、块状,其中还掺杂了芝麻、黄豆、腊肉或者鱼干碎块,以黄纸包裹,就成为了一块块制式的军粮。
这种压缩式的军粮,并不是王伦的新发明,而是《武经七要》记载的做法。
只不过这种方法并不是朝廷主要军粮的主流制作方式,主要供军官以及立功士兵行军途中食用,汉军的军粮是炒米。
炒米同样不是王伦的发明,因为这技术是石秀从漠南带回来的,由于西北地区多产小米,漠南的许多牧民为了粮食,也学着汉人种植小米,但种植更多的是糜子,也就是黄小米。
漠南的牧民们将糜子清洗干净、挑拣杂质后放入锅中蒸煮,待破开米嘴后出锅,以干净的沙子炒熟,炒出的糜子很硬。
这种方法其实还是从汉人这里流传过去的,只是西北汉人百姓习惯于在米嘴未破之前就出锅,二者唯一的区别,就是汉人的炒米更松软,不如漠南牧民的方法那般耐嚼。
在王伦的要求下,兵部改进了炒米技术,大米、小米也都如此炒制,在炒熟后去壳,又添加熟的碎黄豆、干果、腊肉等,压实后包裹,制成筒状,这样汉军士兵就根据饭量自己切割了来煮食,也可以就着清水干吃。
为了营养均衡,河北、山东、河南三行省还提供了大量的酱菜,朝廷也收集了肉类、干鱼、腌鱼、蔬菜、豆类制品等送往前线。
在汉军北伐攻灭金国的过程中,只军粮这一方面,就有超过三分之一是由民间的作坊参与提供的。
可以说灭金之战让民间许多商人尝到了甜头,朝廷下了订单,作坊开工,务工的百姓也多了收入,故而朝廷那里刚刚有些攻打西夏的口风传出来,类似的作坊、工业园区最为集中的山东、东南诸行省的百姓们就变得群情激昂。
尤其是南方诸行省的百姓们,在朝廷的大肆宣传下、在切身体会下,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愈发高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