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倒是好口才,言语也是犀利。但是无论如何,我新儒是不会收女弟子的。”
有的人是为了出仕,同样也有的人只为了名声。
可能别人对王后有所忌惮,但是新儒在炎国的代表,他除了闲职以外,没有担任任何的官职。
不是说厉夏不给他,只是他不想要罢了。
他一心只修圣人文章,对于外界发生的事情,都很少关心的。
只不过这次讨论的是稷下学宫的事情。所以他们这些人不愿意,也要会过来听一下。
反正他们有参加廷议的资格。
姬茹嫚微微蹙眉,这新儒的人真是嚣张。
其他人在拒绝的时候,多少还会找点理由,但是新儒连理由都懒得去找,直接表明了态度。
不仅如此,他在表达完了态度时候,向着厉夏拱手说道:“启禀大王,老夫还有一些文章没有写好,就不参加这次的廷议了。”
这儒家一贯的傲气,即使已经分家了,依旧骄傲十足。
在炎国这几年,新儒这位代表一直没有出仕的想法,也没做出啥贡献,要不是一些其他新儒弟子进入了大考,成为了官员的话,还真的没啥大用。
但是厉夏还必须要养着才行,这就是千金买马骨。
没有他们存在的话,恐怕会被理解为排儒。
而且其他的儒家弟子,可能就不会投靠过来。所以厉夏也只能忍着他们的傲气,毕竟他们对厉夏虽然骄傲,但是并没有逾越规矩。
礼数也是很周全的,毕竟礼是儒家提出来的,他们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脸。
就是这股傲气让人不太适应,尤其是上次大考结束,儒家的名次不太理想,儒家更是变得有点偏激了。
“夫子有要事尽管去忙。”
厉夏虽然不喜欢新儒的傲气,但是他毕竟当了这么久的大王,面上功夫还是很不错的,看不出一点不满。
“这个,我墨家整天舞枪弄棒,还要和木头,铁器打交道,有点不太适合女子加入。”
墨家的人思考了一下,同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不过墨家的人也知道,他们在炎国的话语权不大,所以并没有新儒那般傲气,拒绝的也比较委婉。
同时他只是表达一下想法,也没有离开的意思,说完就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他没有给厉夏甩脸色的资本。
厉夏点了点头,收弟子是百家内部的事情,他也不好强求。
姬茹嫚也没有想得到,她已经亲自下场了,把话说到了那个地步,一个二个依旧不给面子,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留下。
平时大家给王后面子,但是这件事涉及到了百家内部的事情,即使王后亲自出面,很多人依旧不愿意给面子。
别说是姬茹嫚下场,就算是厉夏亲自出场,估计结果也不会改变,最多回绝的好听一点。
要是涉及到国事,大家可以跟你商量一下。
但是涉及到百家内部的事情,百家都非常保守的,也最讨厌外人涉及内部事情,要不然厉夏主张儒家分家,为何会被那么多人怨恨。
在他们看来,你一个外行指导内行,他们自己能不比你清楚吗?
也不只是新儒傲气,其他百家同样不喜王后的插手。
在他们心里,自己家就是神圣的,不可以染上任何不好的东西,他们最讨厌的不是女子加入问题,而是王后想要插手他们内部事宜。
你今天可以强行让女子加入,明天是不是就可以安排异族加入,后天是不是就你说了算了,都是你安插的人。
这个口子不能开,也不能随便开,新儒代表虽然傲气,但是他还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又不傻,要不然也不会成为名宿之类的。
不过他的底气比较足,拒绝的也比较干脆。
姬茹嫚在思考女子问题的时候,忽略了百家的想法,以至于被百家如此的排斥。
说难听一点,他们就算是收女子,那么也必须是他们百家内部提出来才可以,或者说是女子才华打动了他们才可以。
唯独不能是外人提出来,这个人还是王后,象征着王权。
难不成王权想要强行干涉百家了不成,人皇想要强行干涉都失败了,除非圣人在世。
王后虽然聪明,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参与,反而让大家更加的抵触。
王后确实有一定的威望,但是王后代表的只是贵族利益,也就是炎国的那些贵族群体,都是以王后为尊的。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那些贵族还可以帮忙说得上话。
但是百家不怎么畏惧贵族群体,他们也不是贵族群体,王后代表不了他们,也很少能够影响到他们。
所以王后的身份,对他们的作用不是太大。
而以王后为首的贵族,在这件事上面,也根本发挥不出来多少作用,以至于王后说的虽然慷慨激昂,但免不了吃闭门羹。
既然新儒和墨家都已经表态了,其他百家之人也不再藏着掖着了。
“启禀大王,启禀王后。我兵家也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女子因为体能的缘故,也不适合加入兵家,更加无法服众。
还请大王和王后能够理解。”
“我史家恐怕也不可以,毕竟女子需要养儿育女,但是史家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可能为了编史,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无法顾家,不太适合女子。”
“我邢家恐怕就更不可能了,女子有时候比较心慈手软,而我邢家有时候需要接触脏事…”
“我阴阳家恐怕也不太适合,毕竟男女授受不亲,不能整天抛头露面…”
“我法家同样不太适合……”
又是连续多人开始表态,毫无例外都是拒绝。
虽然没有绝对的拒绝,只是说不太合适,但是意思却十分的明显,那就是不愿意接收女弟子。
有的确实是不太适合,但也有只是为了拒绝王后插手百家事宜而拒绝。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拒绝肯定是必须的。
在很多人看来,女子能够读书,能够上完玉炎学院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继续上稷下学宫了。
毕竟女子上学,大家也都没有特别为难,她们怎么还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