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习惯,保留了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但同时,也给村民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白鹿村里,想要有所改变,必然会遭到很多人的抵制,因此,李明浩更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考取官职。
如果没有这个身份,他想要做什么,别人都会说,你一个年轻人,什么都不懂。
有了功名,那就不同了,在村子里,读书人就是天上的星辰,他们必须相信。
不相信我的话?你知道的比一个秀才还多?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休息了片刻,白秉德背起篮子,将玉米棒子还了回来,李明浩和鹿三又开始掰玉米棒子,没了白秉德,鹿三就轻松多了,将一些玉米棒子的诀窍教给了李明浩,学了一段时间后,他的手指也不那么划伤了。
直到夜幕降临,三人才回到家中,李明浩吃着吃着,双手都在颤抖,显然是累坏了。
白赵氏将热水煮开,三人轮番去泡脚,一日劳顿,夜里洗一次脚,也是古人的至理名言。
但即便如此,白鹿村里的大多数人还是做不到这一点,烧柴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而大多数的村民连烧柴的本钱都没有。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为美国发动了一场残酷的细菌战争,新中国为了预防疾病的爆发,通过修建新的厕所,疏通下水道,清除各种有害生物,而喝热水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从那时起,整个中国才有了饮用热水的习惯,一直到后来,瓶装水、纯净水等才逐渐替代了饮用热水的习惯。
之后的一个月,李明浩每天都是这样,上午在白鹿书院,跟着朱先生学习,下午则回到家中,在家中帮忙打理田地。
十四岁的他,在村子里也算得上是成年人了,能抽出一天的时间来看书就不错了,像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每天都要在村子里劳作。
他的位置也在不停地变换,从一开始的鹿子霖,到后来的前排,再到后来的落座,再到后来的落座。
朱先生看着看着,就知道这小子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大,再这样下去,十六七岁的时候,说不定也能像自己一样,考上秀才。
既然如此,他还得回去和岳父大人商量一下,让他安心在白鹿书院学习。
老丈家根基扎实,哪怕只有一半的劳动力,也能把家中的活给做好,顶多再找些临时工帮着做做。
这天下课,朱先生通知李明浩,过两日会登门拜访,算是一种礼貌,以免走的匆忙,让主人为难。
又过了两日,李明浩才带着朱师傅子回家,白秉德并没有出门,而是换上了一套新衣服,留在了家里,既要给女婿面子,又要给学子面子。
回到家中,朱师傅子一边送礼,一边与白秉德闲聊,李明浩则留在大厅作陪,赵氏则到厨房为两人做饭。
朱先生是个读书人,讲究的是食不言,席间也没有多说什么,直到用过饭后,他才开口道:“嘉轩这些日子开了窍,识字一日一日精进,再这样下去,将来考取秀才还是有些希望的,所以我想请他暂时放下家中的事情,与我一同去书院,好好的学习一番。”
白秉德用他那张抿着的嘴对着烟斗,吹掉了烟灰,然后用一根黄色的、油光发亮的烟丝塞进了烟斗里,然后用他那张抿着的嘴,又用他那张抿着的嘴,吹着火柴,两道黑烟从他的鼻子里冒了出来。
他斩钉截铁的道,“没有足够的实力,就算走到哪里都不会有好下场,我白家也不会有好下场!”
老白家是独生子女,白秉德就这么一个儿子,对这个儿子很了解,以后,白嘉轩也会像他一样,不会让这个儿子读书。
白嘉轩从六岁开始,就跟随朱先生学习识字,从未听说他在学院中做出过什么惊人的成绩,这次回来考核,也不过如此。
因此,白秉德对白嘉轩的印象很深刻,觉得他和他父亲一样,也是个穷光蛋。
现在朱先生说自己能考上秀才,白秉德怎么可能相信?要不是自己是朱师傅子的进士,恐怕白秉德早就破口大骂了。
朱先生深知岳父大人的性子,早料到白炳德会有此一问,也没有强求,而是把李明浩近期在学院里的作品拿了出来,“你看看,这是嘉轩最新的书法作品,比起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
白秉德放下水烟壶,拿起那张纸,出于对传统的尊重,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张纸,“这真是嘉轩的作品?和之前那些一比,根本就是两个人!”
白秉德也只是皮毛,并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但是他却发现,朱先生的这幅字,比起白嘉轩之前的那幅字,要好上许多。
“嘉轩,找一张纸和一支笔,替你父亲写些什么!”朱师傅子依然不肯认错。
“好!”陈小北点了点头。李明浩点点头,从背包中取出纸笔,在大厅中摊开,研墨润泽,凝神思索了一会儿,便将“耕读传家”四个大字写了出来。
这一笔一划,白秉德都是目不转睛,伸着脖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唯恐漏掉了什么。
白秉德虽然说老白家注定不会有好下场,但他也想让自己的儿子有个好的未来。
“字迹还算端正。”做完这一切,白秉德的神色也变得平静下来,“可秀才不是只看文字的,对不对?
“嘉轩,把早课的事情交给你父亲!”朱先生也料到了他的反应。
“孩子的教育,从衣着打扮开始,到说话走路,再到打扫卫生,再到读书写字,再到琐碎的事情,都要知道。
现将这本书一一列出,名为《童蒙须知》。至于修身,治心,为人处世,为人处世,为夫穷理,尽善尽美,自有圣人的教诲,明晰可辨。关于第晓达的事,我就不多说了。”
李明浩想也不想,就开始背,那是朱熹写的《童蒙须知》,里面有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打扫卫生,读书笔记,以及一些琐碎的事情。对孩子的生活,学习,道德礼仪,都做了详尽的规范。
朱先生当年在白鹿书院,就是以《童蒙须知》为指导,不但要死记硬背,更要遵从朱子的教诲。
念完之后,李明浩继续讲解,“孩童初为人,先要学习衣着打扮,再要学习言谈举止,再要学习打扫,再要学习识字,还有其他杂务,都要学习。
今日逐一罗列,其名为《童蒙须知》。如果是关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为人做事,探索万物本质,都有圣人的教诲,都是可以借鉴的,要慢慢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