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中,有一位叫苏洵的人,他从七岁起就在学校里学习,但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入门,最终放弃了学习。直到二十七岁,方才开启了灵智,与其子苏辙,苏轼等人,一同中了秀才!”
朱师傅子阅历丰富,很快就发现了相似的例子,对自己亲戚们的改变深表欣慰。
用过晚膳后,李明浩离开了,妹妹把碗盘好后,问:“嘉轩这次真的会考上秀才?咱们白家要出读书人了吗?”
“之前我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的,这会倒是有了几分希望,但也不一定,我会再等等,如果嘉轩以后还能这么好,我会跟你说,让嘉轩留在书院里,安心的学习!”难得遇到一个好学生,朱先生十分珍惜,决定对李明浩多加关照。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李明浩有潜力的基础上,若他偶尔说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话,纵然再不情愿,也只能作罢。
一边走,一边回忆与朱先生的对话,李明浩隐隐猜到了朱先生心中所想,秀才二字看似不算什么,但白鹿原这么一个小地方,哪怕走遍一个村庄,也未必能找到多少人!
在这本书之中,除了朱先生之外,还有六个人,一个是吕家的老秀才吕泰和,一个是张老秀才,一个是朱先生的同窗,一个是徐家村的徐秀才,一个是田小娥的父亲,还有一个是黑子的岳父,一个是高老秀才。
鹿马勺是鹿家发财的老祖宗,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中了秀才,就会燃放烟花,中了举人,就会燃放烟花,看一场好戏。
临死前,他还在说:“我这一生,就是个奴才。为自己的尊严而战,为自己的祖先着想。中了秀才,就在我坟前放鞭炮,中了举人,就在我坟前放鞭炮,中了进士,就在我坟前放鞭炮。”
可惜的是,陆家的后辈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连雷子炮都会放,自然也就不会放了。
所以,自己得加把劲,尽快得到朱先生的信任,好让自己有机会进入县里的大学。否则以白秉德的性子,也不会让他这么做。
白家不像陆家那般野心勃勃,世世代代都认为自己注定不会有大富,只要能安安的在村子里过上幸福的生活,那就足够了。
在小说中,白嘉轩把白孝文,白孝武,还有白灵都安排好了,无论他们在学校有多好,只要一到年龄,就必须回家,如果不是白灵非要把他们赶出学校,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进入西安城学习。
单凭他一个人,是不可能让白秉德改变主意的,白秉德是个老顽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只有朱先生,才能改变他的想法。
回家时,白赵氏正在院子里忙碌着,她把刚刚摘下的玉米棒子,一片片地剥下来,一片片地卷起来,打算以后挂在房顶上,这种方式在乡下很常见。
“什么?你在吃什么?”又询问了一番,知道孩子吃完饭了,赵氏这才重新投入到工作中,道:“你爹带着鹿三,去田里收玉米去了,你也跟着去,村里后面种着枣的那片地,帮着干活!”
“喂!要不要帮他们拿点水来?”
“不用了,你拿着吧,他们都拿着呢!”
到了田地,白秉德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干活,就连年纪比他小的鹿三,也是累得满头大汗,不敢有丝毫懈怠。
白秉德从不训斥下人,更不会对下人动手,他答应给下人的报酬,都是一斤一分。
他和仆人们一起吃饭,一起洗澡,一起洗澡,仆人们都帮了他很大的忙,他们也成了很好的朋友,白鹿村的白秉德的名字也被人津津乐道。
有这么个父母在,李明浩哪还敢懈怠,很快就累得直喘粗气。
哪怕是为了省事,他也要把朱先生给解决了!
白家虽然是白鹿村里最受人敬仰的家族,但充其量也就是个温饱之家,谈不上富裕,更谈不上富有,但绝对算不上小地主。
家里就陆三一个人,平时干活,都是一家人在干活,这是李明浩无法推卸的责任,再苦也要干活,否则就没有饭吃了。
李明浩拿起箩筐,摘了一根玉米棒子,放在箩筐里,绕了一圈,回到田里,又把箩筐里的玉米棒子,都装在了箩筐里。
玉米片很尖锐,很快在他的手臂和手背上留下了许多细小的划痕,鲜血渗入创口,刺得他生疼。
白秉德与鹿三却是无动于衷,他们常年在外做苦力,身上的肌肤早已磨出了疙瘩,早已无法再割下一片玉米地,而李明浩则是年轻,肌肤细嫩,吃点苦头也是在所难免。
“嘉轩,你就不能休息一下吗?”鹿三见他手上有伤,便劝道。
“别理他了,白鹿村的孩子也是这个样子。白秉德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他也是铁骨铮铮。
他的想法很简单,小孩不能被宠坏,幼年受的苦越多,长大后越有出息,他从小就经历过,也想让小孩跟他一样。
“鹿三哥,我还好!”李明浩感谢一声,接着工作,现在虽累,却还能撑得住。
再说了,他也不能停下来,父亲干活,儿子休息,这怎么行?别说白秉德不会惩罚自己,就算是朱师傅子,也会觉得自己不够孝顺。
白秉德是个传统的农民,而朱先生则是个古板的知识分子,更看重的是人品,如果他认为李明浩的人品有问题,那么他也不会在这件事上帮他说话。
看着李明浩继续干活,白秉德也没多说什么,脸色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李明浩却时不时的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一丝满意。
“休息一下,喝点水。”见篮子里装得满满当当,白秉德才说要休息,李明浩急匆匆地走回自己的位置,拿起水壶就往嘴里灌。
把叶子放在水壶上,一是防止脏东西落到水壶里,二是防止工作累了,喝冷水呛到肺。
村民们虽然不懂其中的科学原理,但是他们代代相传的一些经验,可以帮助他们避免很多危险,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尊重祖先,视祖先的话语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