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
此刻,在宽敞明亮的大殿之内,年轻的皇帝梁浩然端坐在龙椅之上,正倾听着朝中百官的上奏。
近段日子以来,梁浩然只觉自己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自在起来。
他也终于深切地领悟到,为何自古以来,会有如此众多的帝王宁愿选择成为昏君。
做一名明君诚然能够赢得天下百姓的衷心拥戴,流芳百世,但这背后所要付出的艰辛却是超乎想象的。
每日堆积如山的奏折需要他亲自批阅,数量之多甚至让人难以计数,那种劳累程度比起一条整日奔波忙碌的狗恐怕也是不遑多让啊!
然而,如果选择当一个昏君呢?
那可就是另一番光景了,可以随心所欲地玩乐嬉戏,可以肆意放纵自己的欲望和喜好,无需顾虑太多规矩和责任,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简直快乐得无与伦比。
就在这段时间里,梁浩然头脑一热,想到了一个办法,成立了一个专门为他服务的司礼监。
这个司礼监实则是由一群太监所掌控,他们承担起了帮助皇帝批改奏折以及暗中监视百官的重要任务。
这不,就在今日朝堂之上,便有许多大臣纷纷上奏。
只见户部尚书卢锡安从文官队列之中稳步走出,他的身躯微微前倾,恭敬地躬着身子,双手稳稳地捧着那块象征着官职与权力的玉板,脸上满是忧虑之色,语气沉重地开口道:“启奏陛下,微臣今日参劾司礼监总管。”
“此人胆大妄为,不仅贪赃枉法,大肆敛财,更是卖弄权术,结党营私,严重扰乱朝纲,…”
“此外,他还滥用私刑,迫害朝中诸多忠良大臣,致使人心惶惶,朝政混乱不堪……恳请陛下务必明察秋毫,严惩此等奸佞之徒!”
一时间,同他一个党羽的官员纷纷站了出来,一同参劾司礼监总管!
……
坐在龙椅上的梁浩然顿时皱下眉头,额头上出现了几条竖纹。
然后抬头望向站在左侧的红衣太监:“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只听扑通一声,红衣老太监直接跪拜在地上:“陛下,老奴冤枉啊。”
“老奴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老奴的确是抓了几位大臣,可那都是证据在手啊。”
“陛下您是不知道啊,这些大臣表面上对陛下忠心耿耿,暗地里却做着一些贪赃枉法的事情。”
“他们监守自盗,盗卖国库粮草,此前送往玉门关的三万石粮草,等抵达玉门关的时候只剩下万石不到。”
“他们手上罪行累累,而且还出自户部,还请陛下明察!”
朝堂上所有大臣都被他这个胆子给吓了一跳,这老太监是想要鱼死网破吗?
卢锡安及一众党羽内心咯噔一声。
只听“啪”的一声,梁浩然怒气冲冲的一巴掌趴在桌上。
“他们好大的胆子,卢爱卿,这就是你口中的忠臣良将?”
这话可把那个吓了一跳,但还不至于到那种必死的地步,结果他话锋一转:“陛下,微臣并不知晓此事,更不知道他们私下监守自盗的事情。”
“若是微臣知道此事,绝不轻饶他们,还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查明此事真相。”
盗卖国库粮草可是重罪啊,搞不好全家都要砍头的。
这时候保命要紧,别逞强!
虽然,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可有些事情得分清楚情况。
其实这件事情他知道,而且还曾多次参与,而下面的官员眼力不错。
你不拿,我怎么拿?我不拿,上头那些人怎么拿?
上头那些人不拿,你我、怎么进步啊?
……
梁浩然冷哼一声:“哼,你户部出现了这么大一个蛀虫,可你这个作为户部尚书的却什么都不知道,朕留你何用?”
此话一落,整个大殿陷入一片沉静之中,谁也不敢说话。
卢锡安思索了一会儿,心生一计:“陛下,微臣已经老了,有些事情…已经干不动了!”
“还请陛下,准许微臣告老还乡!”
嗯?你这老东西,竟敢以这个为借口威胁朕?
梁浩然怎么可能放走这么一只大肥羊,内卫府可是记录得非常清楚,这老东西贪污的钱粮多达数千万。
如果就这样放走了,那岂不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梁浩然摆了一下手:“朕不答应,卢爱卿身骨硬朗,还没有到那种走不动路的地步,这个户部尚书你继续坐着吧!”
“至于,那批官员监守自盗的事情,朕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
“好了,退朝!”
……
这时候,红衣老太监正准备开口说话,结果大殿外传来声响。
“报~”
一个身穿甲胄的士兵急匆匆地跑入殿内,单膝跪在地上,双手将东西举高。
“启禀陛下,并州八百里加急!”
此话如同一道惊雷,顿时引起朝中百官的注目,这又是哪里造反了?
结果还没等梁浩然说话,大殿之外又传来声响。
“报~”
同样有一个士兵急匆匆地闯入大殿,单膝跪在地上:“启禀陛下,冀州八百里加急!”
梁浩然顿时皱起眉头:“快呈上来!”
老太监急忙小跑过去,把他们手上的东西接过来,然后迅速送到梁浩然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