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小沫,你给我等着!”项羽气急败坏地策马离去。
糟糕,他说出了男主的经典语录!莫欺少年穷呐!
历将军心里一紧,转头却看到了华军士兵们灿烂的笑脸——管他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爱谁谁!
正准备迎接士兵们的恭维的历小沫遭遇了人生第一个滑铁卢,为什么他在给迫击炮打伞?为什么她看迫击炮柔情似水?为什么他在轻柔地用身上最好的布料擦拭着迫击炮?
还有没有天理了?!
历小沫想要仰头咆哮,可她的自尊不允许,低下头的她,看到了油纸伞下的张良,这个翩翩佳中年人,露出了诡异的微笑。
“将军还未同我讲,这迫击炮是从何而来的?”
待历小沫换了套衣服出来后,张良便端上了一杯热茶。
为什么不等我喝完再问?历小沫拿着茶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吨吨吨。喝完茶的历将军捏着茶杯,装作很忙的样子给自己续茶。
“历将军还没回答子房的问题,无论是蕲县、苦县还是柘县,任何一个地方的工厂都没有收到过迫击炮的设计图纸吧?”张良娓娓道来。
历小沫不敢直视张良的双眼,他现在一定是在眯着眼睛笑,像只老狐狸!
我说张子房同志,你不是讲究看破不说破吗,怎么还开始咄咄逼人了,你是不是飘了?
“吭吭,既然子房先生如此好奇,那我便实话实说了吧。”历小沫的脸上写满了莫测高深,“不知子房先生是否相信鬼神之说?”
“我比较赞同孔子的说法,敬鬼神而远之。”张良随着历小沫坐了下来。
“当时我路上遇到青蛇,斩之,便有人传我是黄帝之女,您大概也有所耳闻。”历小沫:先回忆一下过去,容我编一会儿!
“华军首领历小沫斩青蛇起义,自然听过,怕是全天下的百姓都听过。”
子房先生你这人,逼问我的时候还要吹捧几句,真是的~
“我曾说过,科学才是正途,但其实,我得到科学的途径,却是有仙人托梦。”并不是,那些知识是我上了快二十年的学得到的。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科学,听起来很违和,可它就是发生了。那位仙子身着与我们大相径庭的服饰,言语间透露着她所在界面的信息,我想,她一定是生活在用科学造就一切伟大奇迹的地方!”
仙子,什么仙子,系统吗?不,是历小沫自己,她怀念夏天的短袖短裤,怀念空调,怀念手机,怀念网络。
她能做的只有加速前进,什么时候她能在这里用上电,连上网,她的一切努力就没白费!
“就连我们华军治世的思想,也是她透露给我的,她说了,那个思想可以解救全人类!”这也是真的,在那个思想的指导下,历小沫的祖国加速腾飞,成为了世界之林的一颗璀璨之星。
张良看着历将军,她眼中的向往不是假的,可她的故事怎么听怎么不真实。
他问过了,历将军也给出了答案,这就够了。迫击炮从哪里来的,发电机从哪里来的,他都不需要知道确切的答案,只要历将军还想一统天下,那他就依旧是历将军的军师。
历小沫见张良微愣,以为他信了,只是在消化这巨大的信息量,她舒了口气,继续饮茶。
笃笃笃。
敲门声将二人从神游中拽回。
“历将军,周文先生来了。”
历小沫不解,“他不是在陈县吗,来这里作甚。”说着打开了房门,“走吧子房先生,我们去见见他。”
周章,字文,是战国时期楚国陈县生人,曾在战国时期为大将项燕所识,于其军中担任“日者”一职,进行视日的工作,也即看日影以知时刻,为的是占卜推算时辰吉凶。
前世的他为陈胜效力,自称懂得兵法,后率陈胜手下的主力部队西击秦军,孤军深入戏亭时,因后援不继而被秦将章邯击溃,最终自刭而亡。
这一世,周文在陈县等到的人是历小沫,见过华军和张良的周文没有再宣称自己精通兵法,而是再一次得开始观测天象,结合古老的东方知识和现代的星象学,周文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见过历将军,见过张军师。”还未等历小沫进入会客厅,周文便作揖行礼。
历将军回以军礼,“陈县有什么大事发生,为何匆匆赶来。”
“历将军,我观测天象,推测今年将有大旱发生!”周文惴惴不安从怀中套出一本册子递给历将军。
历小沫接过翻看起来,“你能确定吗?”
周文上前为历将军讲解,“您看,这是往年荧惑的位置变化,但这个月,荧惑一直停留在东宫苍龙之心宿之内,这是荧惑守心,大灾之象!”
“始皇帝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历将军喃喃自语,这是《史记》中对荧惑守心的一次记载,不论真假,始皇帝真的于三十七年死在了沙丘。
荧惑守心,在中国的史籍记录中共有二十三次,此次周文的观察,并不在其列!
历小沫刚刚说服自己,襄城百姓遭受的疟疾是用以顶替被屠杀的命运,那这次的荧惑守心,又该代替什么?
她这只蝴蝶的翅膀,真的扇起了秦末的大风,历小沫对历史记载的笃定,减少了那么一分。
“荧荧火光,离离乱惑。火星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代表着灾祸,可你又是怎样确定是旱灾的呢?”历将军问周文。
“回将军,农谚常说‘天干吹夜风’还有‘日暖夜寒,东海也干’,这都是即将迎来干旱天气的现象。”周文顿了顿,把本子翻了几页,“您看,这是这个月关于湿度和风向的记录。”
以现在的灌溉条件和粮食储备,大旱一旦发生,粮食必会减产,到时候饿殍遍野,炎热的天气又易于让病害滋生,一次旱灾不知要死多少人。
历小沫点点头,“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