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类型的衣服,不管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大家都轮流试了一遍。
幸亏只拿了五六款,要不然还不知热闹成啥样。
这时候,只是才开始进入考试阶段,专业课还没真正开始考。大家也没紧张到那个地步。
难得一次放松,就当考试前的狂欢。
这时候大家生活水平相对来说还算底下,但不影响大家对美的追求。
试穿又不要给钱。
但毕竟人多,每个宿舍都有几个家庭条件不错的学生。
试到合适的,一开始还在犹豫,想要更好的。
可看看你也说喜欢这一款,她也说喜欢这一款。
一个个一边试衣服,一边说:“等会儿要是那一件效果没这一件好,我就要这一件了。”
有心的几个人,一听,暗叫不妙,每一款,每一号都只有两件,刚刚那个谁谁跟我胖瘦差不多,她们都看中了,那等会儿不抢起来?
不行,还是先下手为强。
于是连忙把自己喜欢的衣服拿在手里,付了钱就走:“你们试吧,我要去看书了。”
看书是可信度最高的,谁也没怀疑。
只是她捅捅身边的同学,眨眨眼,同学会意,跟着出来,一脸不解:“怎么了?”
“你傻啊?看到喜欢的还不下手,等会儿还有吗?而且,既然看中的衣服,就赶快拿下来,这样也省得被众多人试来试去。”
“倒也是的。”嗨,还是我心大,一点都没考虑。
于是手里拿着钱,又到董晓丹宿舍去:“来,这件我买了,人太多了,我就不再凑热闹,等到下了晚自习,我再来看看。”
“等你下了晚自习再来,估计都剩不了几件了。”有同学笑道。
“反正我已经买了一件了,就是没剩下的,也不亏。”又付款拿走了一件。
然后有人在找衣服:“我这件嫌小了点,L号的呢?给我试试。”
“L号刚刚那位同学穿走了一件,还有一件不知在谁身上。”大家都在找。
正在试L号的同学干脆就不脱了,付了钱就走:“我也去上自习了。”
那些正在海试衣服的同学立刻发现了端倪,僧多粥少,再这样挑三拣四,一只兔子都抓不到。
然后也连忙找自己的号,付了钱就走。
渐渐地,号不足了,就有同学争吵起来。
“你这件刚才我已经看中了,是让你试一下的,你怎么就拿了?”
“我试的时候,你只不过是正好试完,要试下一件,你当时没说看中。”
“咦,你这人怎么不讲理?”
“反正我就要定了。”
......
遇到这种情况,董晓丹就出来调解,说如果喜欢的话,可以登记下来,她可以让人送货。
其他同学见状,再也不犹豫了,看到喜欢的,尺码合适的,立马付款走人。
不一会,只有最小号最大号的剩下了一些,其他都被一抢而空。
“晓丹,你这大号的暂时不要拿走,周末我拿回家让我小姑试一试。”叶星珺的小姑在商业局做会计,从小家里生活条件好,一直就长得胖乎乎的,现在依然人高马大,一直买不到漂亮衣服,都是在裁缝店定制的。
可这电脑绣花的衣服,裁缝店还做不出来。她想臭美都没办法。
叶星珺想把这几件最大号全部给她带回去。
要是她能穿上,把她哄开心了,跟要什么都能得到满足。
叶星珺想得美滋滋地。
董晓丹于是把大号的衣服装起来,交给叶星珺。
又把小号的衣服收起来,打算明天给陈雪打个电话,让她回头过来一下,把小号衣服拿回去,再送几件衣服过来。
不过还没等到陈雪安排人过来,小号的衣服就被几个同学拿走了。
有的是同学自己穿,还有的说带回家给妹妹穿。
甚至还有男同学过来,说要买一件衣服回家带给老婆。
这倒也是个商机。
这时候的大学都在市中心,而且这边是高校区,一个大学接一个大学。
要是在这边开一个工厂直营店,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为此,董晓丹特意出去转了转,这时候还没有破墙开店,一个接一个学校,也就等于是一个围墙,接一个围墙。
董晓丹算了算,破墙开店,至少在十五六年以后,而且当时还引起了社会的一番争论。
认为这个会败坏学校的学风,带来不好的影响。
所以,这时候,要是想说服学校破墙开店,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这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的事,肯定不能做。
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平平安安地早点毕业,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学习雷锋做好事,却遭遇穿书,估计就是上帝给自己的奖励:不要那么卷,回到七十年代过逍遥自在的生活。
董晓丹逛了一圈,已经打消了开店的念头,打算穿过N大教学区与旁边医学院之间的小巷,回到学校生活区。
走了一半,就是学校的实习工厂,对这里,董晓丹很是熟悉,但今天,好像发生了变化。
董晓丹走近,发现里面正在基建。
然后就走进去,跟门卫师傅打招呼:“这是要建教学楼?”
“不是,这是要建实习车间,实习车间建好,就把原来的车间拆了建教学楼。”门卫师傅消息素来很灵通。
董晓丹看围墙旁边有一小块地正在平整,这块地与那边的的地基明显不是一个主体,董晓丹就问:“那边是给你们建的新的门卫房?”
“哪里哦,我们还在这里,那边马上把围墙打开,建几间屋,租给学校的教职工子女,让他们开店啥的。”门卫师傅说。
嗯?这不也等于破墙开店?只不过是小规模的。
学校怎么如此前卫?竟然在这时候,就有如此超前的商业意识?
“开店?”董晓丹自言自语,若有所思。
“哎,还不知能不能开得成。”门卫叹了口气。
这好像话中有话。
董晓丹好奇的心,立刻被启动了。
我这可不是八卦,而是要获取信息。
董晓丹自我心理建设了一下,然后厚着脸皮追根问底。
“为啥开不成?这房子有了,进货还不会吗?”现在已经提倡个体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