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父子告退,台上说书人讲了一段之后,又给那家名叫‘有客来兮’的茶楼打了个广告。
这次,广告很成功。
叶裕司琴起身迈步,下一刻便走进了那‘有客来兮’茶楼的大门。
与那家名为‘有仙来云’的茶楼相似的装潢,但接地气了许多。
不过,地理位置貌似要差上几分,而且,明显是全新的用具与建筑不大可能有老客,所以这家茶楼的人流显然是弱势。
因此,两人走进店里的那一刻,便得到了茶楼伙计的热情接待。
“两位里边请,小店南窗前的位置还空着,这是我们这观景最好的地方之一了,两位可要坐一坐?”
这伙计热情的态度让叶裕感觉有点熟悉,他随意在这楼中扫了一眼,立刻见到了一个熟人,忍不住笑了一下。
却见一名长须老者三步并作两步跑了上来,推金山倒玉柱的跪了下来,一个个响头磕的木质地板咚咚做响。
几个头磕下来,便是泪流满面。
尽管只见过眼前人一面,而且还是在他青年之时,但叶裕何等修为,只要愿意,自是一眼便回忆到了关于他的所有信息。
许大有。
的确是只见过一面,然后,便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自己法相境之时,略有闲暇,在盛京与那两个耍猴人饮酒,那个上菜的店小二!
当时自己有所感慨,赠予了他一份能修行到五品境界的武者传承。
他当时的自信话语仿佛仍然回荡在耳边:“我叫许大有,您一定会听到我的名字的!”
他显然并没有达成自己的承诺,却是不知经历了怎样的际遇,辗转周折,来到了这异国他乡开起了茶楼。
“起来吧,你也一把年纪了,不必如此。”
叶裕开口,带着司琴坐下,一股轻柔的力量将许大有托起。
许大有用衣袖抹过眼角,双目略红,声音带着哽咽开口:“对不起,让前辈失望了,我还是那个小二,没能让您听到我的名字。”
人生三大喜,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
许大有在这距离故国不止万里之遥的他乡,遇到了当初赠与自己机缘的前辈高人。
自己已经修行无望,现出龙钟老态,那高人是是风采依旧,携伴同游,风华正茂!
他此刻心潮之乱可想而知。
叶裕笑着摇头:“何需向我赔罪,自己的人生,只需要向自己负责就好了。
无论如何,你现在,总是要比最开始好的。”
许大有再次擦了擦眼角,努力将声音中的情绪平复下来,说道:“嗯,不管如何,我现在总是要比当初好了太多!
前辈大恩无以为报,只能请您尝一尝我的手艺了!
请前辈稍微等一等!”
他挽起袖子就冲向了后厨,一副要大展身手的样子。
叶裕不禁失笑,若是其他,自己还真不一定会同意,但他开口要展示厨艺,现在倒真不好就这么走了。
他心情不错。
种善因,得善果,当初赠出传承虽然是随手为之,但他那时已经是三品法相之境,看一名普通人,入目便知他是良善之辈,还是碌碌之人,亦或者有大奸大恶之兆者。
这许大有他一眼便看出是个知恩心阔,秉性良善之人。
因此,自然不可能出现升米恩斗米仇之流的剧情,更不会出现许大有贪得无厌,现在再见了会质问他当初为什么不多给点东西的情况。
与司琴聊了几句,顺带看了一眼许大有这些年的经历。
也算跌宕起伏,果然,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
正说话间,许大有端上一盘燃烧着熊熊烈火的白色雪山就走了过来。
“寒暑不侵!”
又过一会。
“南来北往!”
“上下左右!”
“玉竹落!”
“怯龙烧!”
…………
许大有并没有在香与味上下功夫,而是仗着自己也是一名武者,手稳力大,在食物的外形上用足了手段。
一道道菜不管吃起来如何,至少表面看起来相当有特色。
倒是吃了个新鲜。
与泪眼模糊的许大有告别,叶裕感知到时光长河的波澜已经开始平息。
自己马上就可以开始继续工作了。
在人境休息这段时间就是至少百年之内,最后的闲暇了。
为了未来的逍遥,现在的付出,是必须的。
世界升格,所有界内生灵都有好处。
比如说,在这段人境游历的时光,叶裕竟是只发现了三十多场寻常百姓家在举办丧事!
他感知略微放开,便是一国之地,数以万万为记的生民,却只有这几个死者。
可以说,每天发生的凶杀案中的死者数字都要比这个多!
当人口基数大时,每天自然老死的数量都会多到难以想象!
左越为生民添的十年元寿已经过去,这死亡之人如此之少的原因自然不是因为他。
这要归功于正在以极快速度成长的世界,或者说,叶裕。
世界成长,灵机更厚,元气更足,即使是凡俗之人,也有极大好处。若是晋升中千世界,叶裕猜测,普通凡俗生民,天寿也要有二百岁!
正如上世界神话传说中黄帝问岐伯,上古之人轻松活过百岁,而且身体还不衰老,而现在之人,不过五十岁就老态龙钟了!
岐伯的回答是上古之人懂得顺应自然规矩,起居有常,饮食有度。
简单来说,就是养生有道。
若是根据这寿命论来看,上个世界很可能是出了点问题的中千,甚至是大千世界!
又将凡俗生民天寿削到了不过百岁,更是不显元气,无见灵机,只能另辟蹊径,发展物质道理。
回忆了一下脑海中依旧存在的上一世古圣真言,秘记孤本。
他不禁苦笑。
在将自己的时光道理刻入世界,于此世堪称成道之后,他又尝试回忆,领悟这些。
凭如今的本领,算是略有所得。
但可惜的是,纵然是这古圣真言,竟也许那些历史记载一样,在古时就已经被改了又改。
大多数是君王为了稳固自身统治所为。
他所记得的,完全不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