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世民这话一出,落在李元瑷耳中便如晴天霹雳一样。

保辅机不死!

辅机是谁?

不正是长孙无忌?

莫不是现在的李世民已经看到了长孙无忌的下场?

看出了长孙无忌斗不过自己的儿子?

各种思绪在脑海里闪过,李元瑷道:“皇兄多虑了吧,司徒大人忠心为国,又是太子亲舅,还能出什么事?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臣弟自当谨记今日之事。”

李世民微笑着,默默的颔首,有了这句话,就心满意足了。

知子莫若父。

李治了解父亲,他这个做父亲的哪能不了解自己这个儿子?

尽管他藏的再好,再深,亦骗不了他,反而更加证明了自己这个儿子对于长孙无忌的忌惮防备。

对此,纵然是李世民亦一点办法也没有。

对于长孙无忌,李世民是完全信任的。

他们的友谊早已超脱了君臣,自十六岁洛阳相遇,结为知己至交,然后成为舅兄,一起打天下,一起治天下。或许长孙无忌军略不如李靖、侯君集那么出色,武艺亦比不上秦琼、尉迟恭、程咬金万夫莫敌,计谋决断比不上房玄龄、杜如晦,但不管在什么时候,他往后一望,都能瞧到长孙无忌的身影。

不管自己的决断是对,是错,长孙无忌永远是第一个带着长孙家站在自己背后,支持自己的。

三十年的情义,寻常人无法理解。

如果可以,他真的希望李家与长孙家一辈子相互扶持,与大唐长存。

但残酷的现实让李世民很清楚,希望与现实是有极大差距的。

而且李世民也知道,长孙无忌对待李治,不可能如对待自己一样。

李世民这里也不能强行将自己的意图灌输给李治,这对李治太不公平了。

毕竟外戚专权,有史可鉴。

若非如此,长孙皇后焉能亲自出面压制长孙无忌?

李世民看到了未来,却不能去改变这个未来。

魏征、岑文本、马周都先后病逝了,满朝文武只有长孙无忌能够镇得住骄兵悍将以及满朝的大臣。

他不能独自让立足未稳的李治面对这一切。

别无选择。

看着面前的李元瑷,这世上唯一能劝住李治的人,除了自己也只有他了。

李世民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李元瑷身世突如其来的暴露,与自己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自自己这个弟弟崭露头角以来,自己就一直压着他的功绩,为得就是将他留给李治。

李治需要一个可以信任且他自己也信任的臣子,如果自己不压着,等到了李治即位的时候就不好大用了。

毕竟李元瑷与寻常人不同,与生俱来就有商王的身份,如果不是因为李渊的特别叮嘱,做官的起点就是都督,统州府军政大权,为唐王朝镇州府之地。

就李元瑷的功绩,若不压一压,到了李治手上就不好施恩赏赐了。

总不能一再破格封赏,赏无可赏,最后造反吧?

这并非李世民不信李元瑷,而是天性如此。

李世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脑后没长反骨,不是天生就是造反胚子。小时候最大的理想不过就是当一将军,即便起兵造反,也只是单纯的想将自己的父亲捧上皇位,没有跟自己大哥争的心思。

那个时候的小秦王刚烈勇悍,闻名天下,怼天怼地怼空气,吃不得一点委屈,也容不得一点不是。李渊在军事上不听他的,直接将剑架在自己脖子上,逼着李渊听,哪有一点城府?

李渊宠信的嫔妃内侍,让他得罪了一个遍。

但一切在虎牢关之战后变了。

当时王世充占据中原,收瓦岗、宇文化及的力量,而窦建德虎踞河北接连击破李神通、李绩,南讨徐元朗、北破幽州罗艺,与占据关中、河东的李唐呈现鼎足三立相互对峙的局势。

而李世民三千破十万,一战将天下唯二能跟李唐抗衡的诸侯王一锅端了。

这一下李世民的威望远远将太子李建成踩在了脚下,也就在这时,野心滋生了。

也就是从这时起,刚烈勇悍的小秦王开始学会了城府,不在意气用事。

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骄横跋扈,路上遇到杜如晦,看他不顺眼,直接将让人将他按在地上毒打一顿。

房谋杜断,李世民最信任的谋士!

要是换做原来那个性本刚烈的小秦王,不直接领兵冲到尹阿鼠的家里,为杜如晦报仇都愧对小秦王这三个字。

但那一次李世民却忍下来了。

性子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没有人是天生反骨,只是到了那个时候,野心会随着权力的提升渐渐滋长。

即便这个时候的李元瑷表现的再符合人意,再无野心,人畜无害,亦不代表未来有了权势以后,依旧保持本心。

故而李元瑷只能在李治手上得到重用,然后成长起来,让李元瑷受足李治的恩惠。

现在情况有了小小的变化,李元瑷身世存疑,是否是皇亲就在自己、未来李治的一念之间,有了这层保障等于遏制住了他的未来。

即是如此,那就可以大胆的任用了,不用特地留着给李治。

此刻扶起李元瑷,也能在李治即位后,得到一封强有力的支持,对于稳定大唐未来局势有奇效。

而且他地位的提升,位于未来劝说李治饶恕长孙无忌亦有一定的分量加持。

足见为了李治,为了长孙无忌,李世民确实没有少费心力。

而且对于江南的情况,李世民身为皇帝焉能不知?

只是打仗不可不能不伤及国本,汉武帝得文景三代积蓄,打匈奴一样海内虚空,自己用一个江南换取现在的大唐万胜之局,还是值得的。

不过弊端终究是弊端,他早有重整江南的心思,只因战事不断,没有机会。

现今是最好的机会,将这个擅于创新改革,不走寻常路的弟弟丢过去治理江南,没有别的更好选择了。

一举数得。

对于李世民的请求,李元瑷心底有些感动的,这历代君王托付后世,多以托孤为主。

李世民却一直想方设法的为长孙无忌留一条后路,委实不多见。

记得历史上李世民临终前也在担心长孙无忌的未来。

不管成与不成,自己到时候尽力一劝吧。

长孙无忌从来不是奸佞,唯一的污点,亦不过是在房遗爱谋反案里株连过重,但实际上长孙无忌扫平的多是魏王李泰一党,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巩固李治的地位。至于与李治的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

李治不是甘心当傀儡的主,而想要长孙无忌放权,亦是困难重重,但他确实不足死。

李世民说道:“去跟太子聊聊,此事皇兄只与你一人说道,太子那边尚不知情,你去与他说道此事,让他有个准备。不要急着回去,商讨了正事,去立政殿陪陪小兕子。叫上太子,晚上我们一同用膳。”

李元瑷颔首道了别,退下去了。

李元瑷直往东宫而去。

李治对于政务的处理,越发的得心应手。

尤其是随着褚遂良的辞官,长孙无忌的放纵,李治再次体会到了真正掌控一切的感觉。

不过这一次,李治学乖了,没有如之前那样,肆无忌惮的培养自己的心腹。想要提拔什么人,觉得什么人可用,事先都要与长孙无忌探讨一二,多走一个程序。

尽管长孙无忌绝大多数都会点头,结果并无差别,可这问与不问却是两个意思。

对于李元瑷的到来,李治有些意外,笑道:“你不会给流言蜚语唬住了吧。”

李元瑷白眼道:“太子与我一起长大,那么多年了,你又哪次将我视为长辈了?”

李治睁眼说着瞎话,道:“瞎说,孤最重仁孝,对于十六叔您,那是一直都很恭敬的。”

“拉倒吧!”李元瑷道:“真要懂得敬长辈就不会跟我抢吃的了。”

李治一脸嫌弃:“那是我的保傅,自小照顾我长大的,你才是抢吃的那一个。小的时候跟我抢母后的关注宠爱,长大后跟我抢吃的,哪有半点长辈的样子?”

两人相视一笑,李治问道:“是父皇邀你进宫的?”

李元瑷找了个位置坐下,说道:“是的,皇兄叫我入宫,是想要我去江南开府之蕃。”

李治一脸意外,沉声道:“父皇可没与我商量。”

李元瑷道:“皇兄自有皇兄的考虑吧,他是先问过我对江南的看法,事先做了考核,这才决定的。我来找你,也是皇兄让我来将此事告之你的。”

李治有些不舍,却也知道李元瑷的之蕃对于自己来说,自有百利而无一害。

在长安的李元瑷空有虚名而无实权,但是下了江南,他扬州都督的身份就开始奏效了。

到时候扬州的军政大权就在他手上,自己的实力平添了一份。

李治沉声道:“江南的情况可不好搞,那边太穷了。穷山恶水出刁民,从江南传来地方官的奏报来看,并不是特别安分。”

李元瑷笑道:“此事刚刚与皇兄说过,江南穷困真正的原因在于粮税重担过大。本土人氏人人种地,从而荒废了手工、商业。这江南年年产粮居于全国之冠,直接导致粮贱伤农,越种地越穷,越穷就越种地,陷入死循环。”

他说道这里,看了李治一眼道:“皇兄答应我了,除非有不长眼的惹上朝廷,他不准备大规模动兵,小打小闹无需动用江南粮仓。江南的粮食压力会大幅度降低,给我将这陋习弊端调整的机会。你可不许公报私仇,给我穿小鞋……”

李治听李元瑷说“粮贱伤农”一语道破江南弊端,说道:“无怪父皇会让你去江南,对于江南的疲敝,你与郑国公想到一块去了。”

魏征?

李元瑷想到那个可怕的小老头,笑道:“那是我的荣幸。”

李治道:“郑国公一直反对东征高句丽,就是因为江南疲敝,动兵对于江南危害太大。你放心好了,我不是父皇,也没他那资本,朝局不稳定,不会轻易动兵的。你放心的大展身手,有什么困难,直接快马修书入京。回头我向父皇申请一个直达天听的权力,你的书信可直接送达我或者父皇的手中,无需经过尚书省的程序。”

李元瑷立刻笑道:“那太好了,回去就了解一下江南的情况,然后大致写一套治理方案,呈报上来。”

李治微笑颔首,忽然他心底一动,说道:“你可曾记得当初你说过关于改革学校,将国子监打造成天下第一学府,以吸引各族人才来我大唐学习,将他们吸纳成为朝廷栋梁一事?”

李元瑷道:“当然记得。”

李治带着几分兴奋的道:“此提议我后来不住的思考,觉得大有所为。殿试的提议,让科举有了不小的改变,父皇对此称道不已。国子监强行改制,难度太大。不如现在江南测试,你此去可在江南开办学校,鼓励教学,然后给他们传授考科举进仕途的理念。门阀世家对于江南的控制并不强,江南的那些士族,并不怎么受中原北地五姓们的待见。如果他们识趣,可以拉拢他们。只要江南多出几个进士及第,对于国子监改制大有利处。对于科举的推广,亦有奇效。世族们对于文化的控制,是时候松一松了。”

李元瑷眼睛也是一亮,想要真正的将大唐的影响力扩散世界,消弭世家在文化上的影响力势在必行。

武则天对于世家采用的血腥手段,确实高效,但过于血腥,而且最终还是死灰复燃,形成牛李党争的局势。如果能用温和的手段,将士族之祸,消弭于无形,那可就再好没有了。

于是,道:“这个好办,正好江南改革,对于文化这方面也要着重的抓一抓。尤其是沿海区域,我打算选择一地建造港口鼓励海上商业贸易,如果所有人都不懂文化不精算术,那做什么生意。此事我会上心的,不过江南一地,家家户户都给逼着种地务农,书本刊物想必不多。你得多印刷些国子监的教学书本让我带到江南去!”

李治一口应诺。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大唐小郎中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大明:我是万历他爹琴师好风流庆帝元年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十倍吕布战力,我在大秦称人皇从屯田开始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亮剑:你一个小连长,也敢马踏樱花初唐小卒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汉末:吕布重生,开局追杀曹操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楚神大帝传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大清不到三百年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半个医士成皇帝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懒妃有毒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三国之人皇导弹专家穿越后的精彩人生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