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画来找我的时候,我正好抽出把象牙梳子。她进来一眼瞧见,便扑过来要拿,我一把抓住她,打了她两下手心,她撇了嘴看我,似是要哭,却还未付诸实践,已有人挑了门帘进来。
进来的是个『妇』人,穿着极寡淡的衣裳,簪了根木簪,却偏生长了极艳丽的模样。她垂了眉进来,稍一抬眸,便是顾盼生辉。
那『妇』人极轻缓地走来,将一张纸搁在我面前,又极慢地『摸』出块碎银,压在那纸上。她抬头微微环视了一圈,又低下头来,淡淡道:“一分三厘,先生,我来赎我的梳子。”
阿画取了梳子,很不情愿地给了她,她接了梳子,低低道了谢,转了身要走,我却忽然出声喊她:“夫人。”
她很迟疑地转身,略略有些吃惊,问我道:“怎么,可是银两少了?”
我将那当书扔进纸篓里,摇了头道:“前两天有人向我买这把梳子。”
她微微愣住,又弯了腰冲我行礼道:“多谢先生保管。”她打了帘子出去,阿画扑过来问我:“喂,你什么意思啊。”
西津地属江南,一到五月便小雨连绵。我一个人坐在当铺里,捻了麻线,浸在煤油里,点了洋火,刚有微光亮起,便有人闯了进来。
来人穿了一身的中山装,浑身上下都是口袋。他神态微有狼狈,衣服半湿。我问他:“先生是当货还是赎货?”
他愈发狼狈起来,很是窘迫地望我,我指了把椅子让他坐:“先生可是外地人?”我和善地冲他笑了笑:“西津的雨是停不了的。”
“不。”他摇摇头,忽然自嘲般笑了起来:“我八年前离了西津的。”他站起来问我:“先生可有伞借”他忽然顿住,直愣愣看着墙,又猛然扭头,近乎失态地问我:“那把梳子”
我拉开抽屉,抽出一张当书给他看:“怎么,先生识得这把梳子?”
他拿了当书,脸『色』一下子惨白起来,只盯着那当书,指尖微颤,疯了般念叨些什么,半晌又陡然回过神来,失魂般答我道:“是。那梳子……我亲手做的。”
“我与阮桐,民国三年,定亲。”
顾家举家搬迁那还是许久以前的事了。那失魂清王朝还没有塌,京城里满是八旗子弟,花楼排满了一条街。
顾曼声到西津那日,西津仍在下雨。西津从不下大雨,西津的雨从来缠绵悱恻,淅淅沥沥。他顶着雨在白墙青瓦里走,枯燥得几乎疯掉。
一律的白墙,一律的流水,他忽然间听见几声低低的『吟』哦,刚想寻那声音又骤然断了。他呆呆立了会儿,一扭头刚想走,却见到户敞开的人家,有个女孩儿正立在桌前,半提了衣袖,执着笔蘸墨。
她穿着鹅黄的裙袄,『露』了半截莹白的手腕出来。头上挽的髻也半松未松,垂在她肩上。他这么看着,不自觉慢慢踱了进来,冷不丁开口问她:“姑娘在写些什么?”
那姑娘吃了一惊,笔尖重重一顿,便氤了一团墨上去,她懊恼地低念了两句,终于扭过头来看他,一本正经,端端念了一句。
他听不懂她这吴地方言,皱眉望她。那姑娘似是明白了,又极轻极缓地念了遍。那姑娘说的是洋文,他听清了却听不懂,只好骂她一句道:“崇洋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