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沉香亭赏花后,皇上不再召李白入内宫陪驾作诗。李白一个人闲着无聊,遇上这年夏天,长安的天气又异常闷热。李白觉得,住在他那套翰林学士院封闭的小院子里,日子特别难熬。正好几个同样闲来无事的朋友说,要去终南山消暑,李白便和他们一起去了终南山。什么时候回来,谁也说不准。
一时等不回来李白,该办的公事,王维已吩咐属下全替他办好了,几天后,王昌龄返回江宁。
王昌龄提到的高适,是后世公认的着名的边塞诗人,开元、天宝年间,他也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高适生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按这一说法,他小李白一岁。
早年,高适生活在岭南地区。他的父亲曾做韶州(广东韶关市曲江区)长史。岭南距长安五千多里,是朝廷被贬官员的流放地。据此推测,高适的父亲也可能是被贬去岭南任职的京官。高适未成年,父亲即去世。生在岭南,早年丧父,所以,高适后来常自称为“野人”,或是“田野贱品”。
二十岁上,高适自认学业有成,雄心勃勃地独自进长安求官。他耻于一般的科举考试,走的是地方官员举荐非常人才之路。可是,来到长安,恃才自负的年轻人才初悟道理:布衣不得干明主。想要受到皇上的赏识,一举由布衣变为卿相,只是个人天真的梦想。和李白一样,碰了满鼻子灰的高适离开长安前,愤愤不平地写下诗作二首——《行路难》。失意东归,年轻气盛的高适同样不再归家,“许国不成名,还家有惭色”。高适独自一人客居宋城(河南商丘),先过田园生活,后往东北边塞,想走入幕从戎再登仕途的道路。涉足边塞,高适投笔从戎,做幕府小吏的愿望没能实现,却目睹了边塞官兵的生活情景,写下了不少有关边塞情怀的诗作,这是他成为盛唐时期着名的边塞诗人所迈出的第一步。
高适三十三岁,正逢玄宗诏谕五品以上的官吏为朝廷举荐天下人才,各方有志之士皆为之所动。李白前往襄阳,干谒韩朝宗请求举荐,未得结果。高适却幸运地被地方官吏推举给朝廷。
第二次进长安,高适又未能如愿。可作为地方的举荐之才,他结识了不少文人志士,在长安好好地潇洒了一番。后人记述开元逸事,有高适和王昌龄、王之涣旗亭赌唱的故事——
那年春上,三人相约旗亭饮酒。刚坐下,十几个梨园伶官便带着一群歌妓聚拢过来,她们如燕雀一般叽叽喳喳地围着这三个才子,争相献媚,请他们点唱。
王昌龄戏道:“你们这许多人,齐声喧嚷,不说我们三个消受不起,就是这旗亭顶怕也会掀了去喽。”
“大人选可心的点。”一个歌妓说。
“是啊,大人只管挑您想要的,”另一个接着说,“我们姐妹歌舞弹唱,陪酒说笑,样样在行。”
“会唱我们写的诗歌吗?”王之涣问。
“新派诗歌我们大多能演唱。”
“那好,”王之涣说,“二位兄弟,我们留下几个,只让她们弹唱我们所作的诗歌,看看谁的诗作更让人喜欢。”
高适说:“是个好主意。不让她们知道我们姓甚名谁,只要她们自选词曲弹唱就是。”
“好,由我来选。”王昌龄说着,在歌妓中挑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他全不要,选了四位个头大体相当、长相接近的歌妓,“留下这四个,你们其他另找地方去吧。”
待旗亭重新安静下来后,王昌龄让留下的四个歌女开始演唱。
“请大人点曲。”一名歌妓按习惯呈上曲牌。
王之涣接过曲牌,将它翻压在桌子上,说:“你们尽管选自己平日喜欢唱的词曲唱来,一人唱一曲,不用曲牌。”
歌妓们知道,三才子是要通过她们的弹唱,分出他们彼此间的甲乙高低。可她们并不知这三位才子的大名,担心唱岔了曲子,得罪了他们,四名歌妓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先唱。
“用不着担心,”高适给歌妓们宽心道,“这是我们兄弟间赌唱,与你们唱些什么没有关系。”
“没人先唱,我们一人点一个唱。”王昌龄说着,先点了一个。
“大人多多包涵。”被王昌龄点到的歌妓走了出来,坐下自弹琵琶,开口唱的正是王昌龄的绝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歌声一落,三才子不禁拍手叫好。王之涣兴奋道:“王大一点即中,下一个由我来点。”说着,他也随手点了一个。
被点的歌女嫣然一笑,她怀抱月琴,坐在原处,自弹自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又是王昌龄的绝句。王之涣有些沮丧,他听了头一句,便摇头不止。王昌龄与高适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