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到京城参加科举的举人——这里的人,就是被举荐的人,与明清时期的举人不是一个概念——主要是三个来源:由学馆推举的生徒,通过乡、县、州考试的贡生,以及其他各路举人,每年都要赶往京城参加科举会考。考试的科目主要有六种: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算科和明书科,这六科是常设的,即常科,秀才科在唐高宗年间被废除,也是到到李白这个时代,常科有五科,其中进士科和明经科是最受欢迎的。其他的,还有制科和恩科。
明经科设三场考试,主考儒家经典。进士科设四场考试,除儒家经典外,还要加试诗赋。因此,进士科较明经科更难,有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因此进士科更为人们所重视,自识高人一等的有才之士大多以进士科为奋取目标,通常,若有三千举人入京会考,有两千来人报考明经,每年录取不过一二百人,另有一千人左右报考进士,百人中录取者不过二三。然而,这些佼佼者所通过的,还只是京城科举的第一步:礼部考试。
礼部应试常在正月开场,据说,当时长安的考场大多设在室外。礼部以荆棘做篱笆,围出长廊,作为试院。
正月里,京城天气寒冷,遇上雨雪,各地精英也不得不席地而坐。每场考试,从早晨六时考到傍晚六时,到时做不完的,可以延长时间,所延时间以三支蜡烛燃完为限。天寒地冻,连续三天,或者四天,每天十多个钟头伏案疾书,等到全部科目考完,体力精力不支者要病倒许多。
二月张榜,绝大多数人又要垂头丧气,自叹命运不佳。就是榜上有名者,也不能高兴得过早,哪怕你是头名状元。因为,及第的幸运者还仅仅是前进士(或前明经),也就是说,他们获得的仅是进士出身。类似于现代的大学毕业,只是获得了毕业证和文凭而已。唐制规定,不论录取者等第高下、名次先后,及第只是取得出身。想要加入士族,想要真正做官,还必须通过更严格的考试:吏部试。
吏部考试有身、言、书、判四大项目,皆为面试。身,即主考官考核其形貌是否端正丰伟;言,即听其表达是否有条有理,口齿是否清晰流利;书,则是让考生当堂书写文章诗赋,观其书法是否遒美;第四项,最为重要,它考的是前进士的判案文词和吏治能力。
考试数日后,四项考试全合格者被集中在一起,由主考官当众唱名分配官职。到此,白衫布衣终于得以换上官服,唐代称此为“释褐”。因此,吏部试又被称作释褐试。
金榜题名,科举登第实在不易,一旦成功,人们必然大庆特庆。每年春末夏初,围绕着进士及第,长安城里要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新科进士,历届中榜者,城中的名人学者、达官贵人,以及平头百姓,众人欢聚。
这天,正是张榜之日,崔宗之到翰林学士院找到李白,“李白,曲江宴会凑热闹去不去!”。
“还有谁?”李白问。
“贺公早订下了游船,”崔宗之说,“大家约好在游船上见面。”
李白本来对庆祝进士登科没有兴趣,毕竟那是他心中的痛,但听说酒友们都去,便也欣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