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来得正是时候。
玄宗与杨贵妃以及一众乐工刚合奏完一曲,他命乐工和舞女原地休息一会儿,他与杨玉环进了长生殿喝茶,等一下,再出来合演。
小太监找到一个熟悉的近侍太监,把李白的诗递给他,又在他耳语了几句,那近侍太监点头答应下来。小太监退至大殿远处的长廊里,他在那儿等着回音。
高力士侍候皇上和太真妃喝过茶,等他们坐着休息时,从长生殿中走出来。
太监赶紧迎上前去,躬身禀报道:“侧殿有一应诏的大人,作诗一首,说是献给陛下助兴。”
高力士知道,等在侧殿的人是李白。接李白来骊山宫,是他早两天安排好的。今早,皇上突然改变了主意,他也只能让李白在侧殿里等着了。高力士接过李白的诗,随便看了一眼。诗写得不错,高力士想,这时候呈上去,皇上也许高兴。
高力士再进长生殿,玄宗正在与杨玉环说笑。
走到皇上身边,高力士将李白的诗呈上,说:“陛下,老臣让人把李白给接来了,现在侧殿候旨。这是李白刚写的诗文,呈上给陛下助兴。”
杨玉环听说是李白作的诗,从高力士手中接过来,饶有兴趣地说:“三郎,我读给你听。”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说实话,李白这几句诗写得一般般,肯能是因为饿着肚子没发挥好,玄宗听后没有言语,杨贵妃却说:“三郎,把李白留在宫里,需要时,再让他来作诗,好吗?”
“也好。”玄宗马上说,“高将军,传朕的旨意,封李白为翰林院学士,留在宫中待诏。”
高力士领了皇上的旨意,亲自去向李白宣读。他不进侧殿,而是选了一个离侧殿不远的高坡站了,让太监传呼:李白接旨——
听了这激动人心的传呼,小太监把李白引至侧殿门口,李白垂首躬腰九十度,洗耳恭听。他站着的地方离高力士有八九丈远,高力士宣旨,中间有一太监转达。一字一句李白都听得清清楚楚,皇上封他为翰林院学士,待诏。
我们来看看李白的这个title,值得说一说的事这个前缀,“待诏”。说的好听一点,可以叫文学侍从;本质上,是个政治吉祥物;说俗一点,就是个写诗写得好的三陪。
唐玄宗把李白这位翰林供着养着,和杨贵妃喝酒喝高兴了,或者和杨贵妃睡觉睡高兴了,又或者有其他什么高兴事,就把李白叫来,“白,此情此景,你赋诗一首,怎么样!”
《清平调》三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领旨谢恩,李白平身。他看见站在坡上的高公公,身躯高大,脸宽嘴阔,一双眼睛细长,由于隔的距离远,看上去是用刀片在大脸盘子上刻出来的两条细缝。高力士的表情庄重,很像是立于供台上的泥菩萨,或是从天宫中下凡的大将。李白心想,见不到皇上,与高公公面谈几句也好。他朝高力士走过去。
坡上,高力士见李白朝他走了过来,将手中的拂尘向前连甩了两下,意在阻止李白走近他的身旁。内宫的总管,朝廷中的大将军,轻易不与下臣打交道。
李白不知规矩,他没理拂尘的甩动,还往前走。中间的太监将他拦住,道:“李翰林止步。有话,小人替大人转述。”
“我有话要和高公公说。”
高力士听见了李白的话,他将已搭在左臂上的拂尘拿起来,又朝李白甩了一下,转身走了。
李白愣住了。
早听说,高力士在禁中很有权势。四方奏表,必须通过他呈报给皇上。他还可以部分地代皇上行事,单独处理一些小事。在宫里,玄宗不直呼高力士的名字,而称他将军。皇太子叫他为“二兄”,诸王公主都称他为“阿翁”,驸马们则要称高力士为“爷”。可李白想不到,高力士的架子如此之大,竟不肯与翰林学士对一句话。李白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羞辱。立于侧殿门口,李白又没有其他办法,他只能咽下这口窝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