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回京待职,是有报到时间的,所以接下来的婚姻大事,都是拜托薛乂去做的。
首先得有自己的房子,薛乂在寿山脚下买了一栋房子,这所房子有东西两方庭园,房舍坐北依山,门前小塘丛树,景致清幽。
到了亲迎这日,辰时一到,四个小童侍候李白沐浴,换上了大红的礼服,里面是白色的裙子,脚上一双崭新的黑靴。薛乂换了礼服,迎上前来,看了看李白的装束打扮,没有什么不妥的,满面喜笑道:“佳期仙会,傍晚亲迎到许府,要高声吟诵好诗催妆,这是当地的习俗,是一个流程仪式。”
李白笑道:“这个不在话下。”
薛乂补充道:“这催妆诗,要有两首,一首要说新娘子化妆的时间长,以示新娘对新郎、对婚姻的重视,第二首要说新娘子天生丽质,即使不化妆也是很美的。”
诸如此类的繁文缛节不胜枚举,薛乂一一为李白讲清楚,并且再三演练,尤其是主人带引新婿进门之后,如何抱雁而进,如何至庙门相互三揖,登阶之前又如何相对推让,升堂之后复如何献雁再拜,以及如何叩首及地,直到降阶下堂。
“其中最重要的是,”薛乂说的很正式,生怕李白忘记了,“拜完堂之后,你走东边台阶下堂,不要和新娘子说话;新娘子走西边台阶下堂,你也不要回头张望;主人,也就是你岳父,不下堂,你也不可以转身去张望。”
迎来新娘子之后,身穿红色礼服的李白携着身穿绿色衣服的新娘许宛走下车来,此所谓红男绿女也。此时新娘子的脚不能沾地,直到新房,而是走在铺在地上的毛毯之上,通常都没有那么长的毛毯,所以新郎新娘刚走完一截毛毯,就有人快速把这一截毛毯卷起,在前面铺上,所谓“转席”。
李白这边并无父母辈在现场,加之李白又是一个随性洒脱之人,所以流程就简单了许多,新婚夫妇二人,按照薛乂的指引,先行拜堂之礼。接着共吃一份肉,同饮交杯酒,所谓“同牢合卺”,寓意夫妇一体、相亲相爱。接着夫妻双方各剪下一缕头发,绾结在一起,即“合髻”,以示同心偕老。诗人晁采曾有诗云,“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同牢合卺合髻之后,新娘开始卸妆,去掉花钗,即“去花”,然后用扇子遮住芳容。新郎又要吟诗,才能让新娘挪开扇子,所谓“却扇”。对于李白来说,做一首诗“却扇”自然不在话下,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作诗的,新郎自己才疏学浅的话,就要请人代诗,比如李商隐就有《代董秀才却扇》,“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闹洞房照例还是有的,几个小童拿着装了谷物和豆子的匣子,在堂前屋内各处撒了一遍,然后就是新郎夫妇要跨过一个火盆,取红红火火之意,还有传不袋,意味传宗接代等。
这些流程走完,新婚夫妇才能就寝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