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25岁的时候,学有所成,决定辞亲远游。他来到大匡山,向老师赵蕤辞行,并写下了《别匡山》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另一首不得不提的诗,是《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李白出川的时候,在平羌江(即青衣江)上所作。如果是正常的出门赶路,其实用不着去青衣江。因为李白的家门口就是涪江,涪江是嘉陵江的支流,他沿着这条路就可以出川了,而青衣江是大渡河的支流,虽然嘉陵江和大渡河最后都汇入长江,但是赶路的话,完全没有必要跑到南边去。
辞亲远游,重点是游,反正是游玩,当然是先近后远,先把省内多游一游,再去省外也不迟。于是李白便去了雅安一带,然后写下了这首有名的《峨眉山月歌》。当然他一定也去了四川其他地方,只是没有写下并流传下来的诗而已。
这都是游玩的基本操作,只要钱够时间也不赶,都会尽量多去一些地方。李白的辞亲远游,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自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回过四川老家。
其实李白有很多次,是应该回家的,但是他都没有回。
他出川的时候,吴指南也跟着一起出来了,但是吴指南在他们游览洞庭湖的时候死了,按照中国人落叶归根的传统,李白应该把他带回四川老家安葬,但是他并没有。他先是就地安葬吴指南,数年之后又把吴指南改葬在鄂州。
李白一共结过四次婚,但是也都没有带新娘子回家摆酒。他有三个孩子,也没有带孩子回去过暑假或者回家过年。
李白离家乡的一次,是晚年被流放夜郎的时候,当时到了奉节白帝城,已是渝州境内了。就在白帝城的时候,朝廷因关中大旱而大赦天下,李白也没有回家,而是当即原路返回,当时还作了一首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没有回过四川,不代表他没有见过父母亲人。李客是个商人,注意是商人,行商坐贾,本来就是到处跑的,人之常情上推断,李白肯定见过父亲,同样的推定,李白也见过他在九江的哥哥和三峡的弟弟。
李白出门闯荡,遍干诸侯,历抵卿相,向韩长史、裴长史、宰相张说、永王李璘、宋若思等人自荐过,然而却没有得到什么好机会,不想回家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衣无锦就还乡,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很多个夜里,李白也很想家,于是他一遍写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边在那想,“我李十二在外闯荡多年,虽然没有达到自己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但毕竟当过翰林,玄宗皇帝为我调羹,高力士为我磨墨,杨贵妃唱我写的《清平调》,古往今来都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解锁这样的成就的,我真想马上就回家,什么事都不干,先吹三个月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