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五岁诵六甲”,就是五岁的时候发蒙,六甲是唐朝当时的识字课本,“十岁观百家”,到十岁的时候,诸子百家都读完了,“十五观奇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各种奇书也都有所涉猎,其中就包括赵蕤老师的《长短经》。
整个年少时的学习,除了大匡山,就是大明寺了,日后李白在大唐大放异彩,乃至“光焰万丈长”,都是年轻时在蜀中学习时打下的坚实基础。
李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他们家的祖上,一直到他父亲这一辈,都是西域碎叶城一带做生意,唐高宗设置安西都护府,碎叶城正式纳入唐帝国的版图,李白的父亲在李白5岁的时候,居家迁回了内地,居住于剑南道益州府昌隆县(后避唐玄宗李隆基讳,改为昌明县)青莲乡。
不得不说,李客的经历够得上传奇的,他们家好几代人混迹于西域,那些地方,滴水难寻,他们迁回四川之后,却做的是水路运输的生意,果真是生意人的好头脑。
然而也正是这生意人的身份,使得李白很痛苦,有钱有什么用,一点地位都没有。而且想改变地位,也很困难,因为商人连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李家想改变身份,只剩下察举征辟这一条路了。
这条路,早在李白年少之时,就已经开始了。
那年李白十五岁,李客花了点钱,在他在昌明县弄了个小吏做。在古代,官是官,吏是吏,相当于现在领导干部和科员办事员的区别,而在唐朝胥吏的地方更低,就是官员的佣人,任打任骂。
李白这性格,那受得了这个啊!
有一天,李白赶着一头牛经过县令堂下,县令夫人欲加诘责。李白便吟诗致歉,“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必问牵牛。”
县令听到李白的诗,觉得这小伙子可以,有点才,可以当我的书童。
有一次,县内发生大火,火灭后,县令作诗云:“野火烧山后,人归火不归。”一时想不出下句。李白接口道:“焰随红日远,烟逐暮云飞。”县令就不高兴了,我堂堂县老爷都作不出来,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竟然出口成章,我面子不要了!
还有一次,江中发大水,有一位女子淹死江中,县令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去救人,而是诗吟:“二八谁家女,飘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
这足见某些文人官吏的酸臭,李白随口应道:“绿发随波散,红颜逐浪无。何因逢伍相,应是怨秋胡。”县令听李白诗含讽意,更不高兴了。
李白这胥吏的路,自然是走不下去了,还是回家继续学习,继续干谒吧。
找这些小官,肯定是靠不住的,得找大官才靠谱。
这年春天他出游成都。谒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苏颋。苏颋甚赞其才,对属下群僚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鼓励他博览深造。
之后,李白抵达渝州,拜谒了渝州太守李邕。李白高谈阔论,不拘俗礼,引起李邕不满,你虽有才,但是在前辈官员面前,好歹也谦虚一点啊,但是谦虚哪是李白的性格啊,他当即对李邕的不满表达了不满,“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所谓三岁看到老,李白今后的干谒乃至为官的路,肯定不会很顺利。